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这些年越活越回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启言一上讲台,就把教学几十年的底气给发挥了出来,让教室内的一众人才感受到了什么是“专业”,
    再加上刚才D校老师介绍了张启言的一系列头衔,更是把大家给镇住了,人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三四十岁的年...
    九月二十九日清晨,天还没亮透,我就骑着那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往火车站赶。风从耳边刮过,带着初秋的凉意,我裹紧军大衣,车把上的保温饭盒随着颠簸轻轻晃动,里面是赵秀兰昨晚熬了一宿炖的鸡汤,说是给秋菊补身子的。可我知道,她是想让女儿一回来就能尝到家的味道。
    车站人不多,大多是赶早班火车的工人和卖菜的老农。我站在出站口旁的水泥柱边,盯着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的到站信息。D107次,北京?江城,预计到达时间:6:48。我看了眼手表,六点三十七分,还有十一分钟。
    心跳得有点快。
    这些年,我和秋菊之间的话越来越少。她走的时候才十八岁,扎着两条粗辫子,背着帆布包,站在月台上回头冲我挥手,笑得像院子里那株野蔷薇一样灿烂。可后来,书信变少了,电话也贵,一年通不了几次。每次她说“哥,你辛苦了”,我都只回一句“没事,家里都好”。可哪有都好?爹一天比一天瘦,赵秀兰夜里常偷偷哭,李红为了多挣几块钱主动调去夜班……这些我没告诉她,也不敢让她知道。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要回来了,带着药,带着专家的联系方式,带着一丝我们几乎不敢奢望的希望。
    六点四十六分,远处传来汽笛声,轨道微微震颤。我的心跟着抖了一下。
    列车缓缓进站,车门打开,人群陆续涌出。我踮起脚,在一张张陌生的脸中搜寻那个熟悉的影子。忽然,一个穿着米色风衣、提着黑色拉杆箱的女孩出现在视线里??短发齐肩,眉眼清冷,却依稀能看出小时候倔强的模样。
    “秋菊!”我喊了一声,声音有些哑。
    她猛地抬头,看见我,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快步走过来,箱子轮子磕在台阶上都没停。“哥!”她扑上来抱住我,力气大得让我踉跄了一下。
    我鼻子一酸,死死抱住她,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爸呢?他还好吗?”她松开我,急切地问。
    “还活着。”我说,声音发颤,“但他等你很久了。”
    回医院的路上,秋菊一直握着我的手。她问了很多: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最近有没有吐血、能不能进食……我一一回答,有些细节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她就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记下来。
    “协和的张教授答应初步评估,但必须做全套检查才能确定是否符合移植条件。”她说,“我已经联系了省一院的肝胆外科主任,今天上午可以安排住院部会诊。”
    我点点头,心里既燃起希望,又压着沉甸甸的石头。检查要钱,会诊要钱,哪怕只是排队等肝源,也要交押金。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存折??一共八千六百块,是我八年工资攒下的全部,加上李红悄悄塞给我的两千,也不过一万零六百。
    “钱的事你别管。”秋菊看出我的犹豫,“我在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导师也帮我争取了科研补助。再说,这是我爸,不是外人。”
    我没有再推辞。这一刻,我不是哥哥,只是一个快要撑不住的儿子;而她也不是那个任性顶嘴的小妹,而是这个家里最后的光。
    到了医院,赵秀兰已经在病房门口等着。她一见到秋菊,眼泪哗地就下来了,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嘴里念叨着:“我的闺女啊……瘦了,怎么这么瘦……”
    秋菊也哭了,伏在她肩上抽泣:“妈,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爹还在睡。护士说他昨夜咳得厉害,凌晨才勉强入睡。我们都不敢吵他,轻手轻脚地坐在床边。秋菊静静看着爹的脸,手指轻轻抚过他干裂的嘴唇,眼里全是心疼。
    “他还记得我吗?”她低声问我。
    “前两天迷糊时叫过你名字。”我说,“昨天醒了一会儿,看见窗台的花,还说‘花开得好啊’。”
    秋菊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药盒,里面是几瓶进口药,标签全是英文。“这是利福昔明和白蛋白,能减轻腹水和黄疸。先试试看反应,如果有效,再去想办法弄更多。”
    正说着,小李医生来了。他看到秋菊,愣了一下:“你是……周秋菊?医学院的那个?”
    “是我,李师兄。”秋菊站起来,“麻烦你了,今天能安排会诊吗?”
    “我已经跟主任说了。”小李点点头,“十点开始,在三楼会议室。你们准备好病历资料。”
    我们连忙翻找整理。赵秀兰抱着一叠化验单,手直抖。我接过来看,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异常指标:ALT189,AST210,TBIL156,ALB28……每一项都在提醒我们,爹的身体正在一点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