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吴国新官制大调整,告别草台班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后还有一次正式的「提拔仪式」。
    李郁猛然意识到了1个问题,
    正规军体系太过扁平,「队」,「营」,「军团」3层太少了。
    一旦大规模提拔,军官的位置就不够安排。
    当初起兵,一切从简,很多方面都过于粗陋。
    如今帝国逐步成形,该适时做出调整了。
    正规军团建制,由3层细分为5层。
    10人为一班,50人为一排,250人为一连,营级不做调整,依旧为500人。
    在营和军团之间,增加了「团」的编制。
    2500人为一团。
    10000人为一军团。
    军衔按照从小到大,重新细划分为:
    2等兵丶1等兵丶士官丶准尉丶少尉丶中尉丶上尉丶铜星校尉(1星,2星,3星)丶银星校尉(1星,2星,3星)丶金星校尉(1星,2星,3星)。
    再往上是,陆军元帅丶海军元帅。
    李郁身兼两个元帅。
    ……
    新兵入伍即为2等兵,月薪4两。
    1年后,无违纪即自动转为1等兵,月薪5两。
    士官是兵头将尾,月薪8两,可指挥1个班。
    准尉是最低一级军官,月薪10两,指挥1个排。
    少尉月薪20两,指挥1个连。
    中尉月薪40两,指挥1个营,原指挥使称呼取消。
    上尉月薪60两,指挥1个团。
    铜星(1星)校尉月薪300两,指挥1个军团。除林淮生外,各正规军团正副总指挥暂定如此。
    另外在肩膀加星星的这个游戏里,每多1颗星月薪就增加100两。
    ……
    按照李郁的想法,需严格控制校尉以上的升迁。
    至于说搞出123星,主要是防止赏无可赏。未来的战争还多着呢,总不能让人立下军功没空间升迁吧?
    既然考虑到了战争的漫长,那必定就要考虑士兵的新陈代谢。
    陆军部正式发文,
    以后吴军募兵分2种。
    1种是合同制有固定期限的士兵,满3年无条件批准回乡。
    平时无饷,回乡时一次性奖励100两。
    军功赏银一样拿。
    3年内任意一个时间点战死,皆给与抚恤金100两。
    另外1种是职业兵,无固定期限,奔着当军官去的。
    想退出?
    除非伤残丶年老力衰,经陆军部批准后方可。
    ……
    吴军的战场传令系统也过于滞后。
    于是在小鼓之外,又增加了号角和哨子。
     战场嘈杂,只有大号角那浑厚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能够传入所有士兵的耳朵。
    而哨子则是挂在军官的脖子上。
    士兵们闻尖利哨声则火枪齐射!
    另外,
    专职的传令骑士也不可或缺。
    骑士的军帽顶上多了一根长长的盔缨,醒目好辨认。
    ……
    武官军衔大变动,文官职级自然也要加以完善。
    李郁直接来了个10级文官制度,
    1级最低,10级最高。
    大臣对应的是9级文官,署长对应的是8级,副署长对应7级。司长对应6级,副司长对应5级。室长对应4级,副室长对应3级。
    从文官学校毕业后就是1级,当差满5年必升2级。再往上则和工龄无关。
    若表现平庸,那就是一辈子的2级文官。
    地方上,
    知县对应4级,知府对应6级,巡抚对应8级。
    ……
    月薪方面:
    9级文官为1000两,8级为800两,7级为600两,6级为500两,5级为400两,4级为300两,3级为200两,2级为100两,1级为50两。
    在10级文官之外,再设文吏。
    文吏为合同制,5年期限,月薪5两,要求精通文墨丶算术。期满后不可再续!必须离开!
    文吏的唯二出头之路:
    一是通过考试进入文官学校。
    二是加入军队,从2等兵做起,服役满3年后可免试进入文官学校读书。期间若有立功或伤残,按照军中标准对待。
    10级文官暂时空缺,留给「相」的。
    至于说是宰相还是首相,暂时未可而知。
    ……
    从月薪来看,文官远远高于武官。
    但武官有军功赏银,文官没有。
    表面看来,
    李郁给底下人定的薪水似乎挺高,但实际上并不是。
    以清廷的江苏巡抚为例,一年的养廉银就是12000两。苏州知府养廉银有3800两,元和知县有1700两。
    大明的那种「乞丐待遇」听起来很好听,但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