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吴国新官制大调整,告别草台班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点都不实际。
    清承明制,初期定的俸禄也很低,知县年俸不过区区几十两。
    人,混到了这个地步。
    若是仅靠俸禄生活都可以算是神仙般的君子了。
    万里无一!
    故而雍正开创养廉银,同时铁腕整治。
    ……
    李郁明白:
    道德良心,放弃了未必得到丰厚回报,但想继续拥有却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所以他推出了「官邸制度」。
    凡3级文官以上,在任期间必须居住在朝廷提供的宅子里。
    建筑署奉旨在各府各县建「集群官邸」。
    官邸属于朝廷所有,入住者仅拥有使用权。
    若升官了丶迁任了丶被贬了丶致仕了,居住者就需要在3个月内搬走,腾出屋子(大臣除外)。
    集群官邸,
    按照等级对应不同面积丶不同档次。
    例如,大臣官邸在苏州府城东的金鸡湖畔,宅子加附属院子占地15亩。署长副署长的官邸也在金鸡湖畔,相隔5里,每座仅占地10亩。
    ……
    李郁还很贴心的规定,
    为了治下官员的人身安全,官邸四周修建一圈坚固围墙,仅留1正门。
    且官邸选址皆在城外,美名曰不扰民。
    此中苦心,没多少人明白。
    官邸集群就是互相制约。
    谁家来了不该来的访客,瞒不住同僚。
    谁家想挖地窖储存现银,瞒不住同僚。
    当然了,
    这只是相对提高了「堕」的门槛,做不到绝对。
    想堕,办法多的是。
    例如:
    不挖地窖存银,可以收银票。
    访客不来官邸,可以在外面便衣会面。
    甚至还可以在外面偷偷租赁房屋,作为贵重财物的藏匿所。
    ……
    这些,李郁都明白。
    「防堕」好比防洪,堤坝能高一丈是一丈。
    虽然总有千年不遇丶防不住的大水,可哪怕能多防一天也是好的。
    也好比屋门上锁,
    遇上铁了心的专业小偷必定防不住。
    可是能挡住绝大部分技术糟糕丶只是顺手牵羊的蟊贼。
    而且,
    集群官邸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补丁。
    有2样东西李郁打定主意要牢牢握在手里。
    一样是票号业。
    另一样是茶丝瓷出口。
    这2行业,任何人想染指都会面临自己最凌厉的反制。
    其重要性可抵得上10万精锐大军。
    有人说:
    生意的尽头是放贷。
    李郁对此深以为然,而且志在必得。
    控制了票号业,不止是每年有巨额的利润,更是可以充当无形的手去推动工业化。
    ……
    长洲县。
    建筑署刚刚交付了一批「尉官武官官邸」。
    清一色的2层带露台红砖小楼,颇具美感。
    且考虑了江南的多雨天气,楼顶屋檐前伸。
    正门外2根白色柱子撑起二楼的阳台,出入大门不会淋雨。
    刚从江北战场撤下来的第2军团的军官们,望着分给自己的宅子眉开眼笑。
    他们一致认为这是陛下的恩典~
    呼朋唤友买家具丶锅碗瓢盆填充空荡荡的屋子。
    许多人有了宅子瞬间觉得自己该娶亲生娃了。
    早有那嗅觉灵敏的媒婆三五成群在附近转悠,只要遇上穿军服的年轻汉子就过去凑过来保媒拉纤。
    李郁没打算限制,反而鼓励。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麾下的军官们有牵挂是好事。
    ……
    颁布并解读了「文官新制」和「武官新制」后,
    吴国的文武官员们接受度很高,并无异议。
    迅速调整,迅速适应。
    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拥护陛下,因为他们都得到了好处。
    这一次调整,绝大部分普通士兵的月饷都有提高,赏银丶提拔也如期而至,喜气洋洋。
    文官更不必说,
    他们终于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从1级到10级~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更关键是,
    草台班子终于走向了正规化,隐隐有气吞山河的气象。
    在这种激昂的气氛下,
    吴国的第一次「文官入学考试」如期举行。
    地点设在书院巷的文庙。
    这座北宋范仲淹创立的州学兼文庙,迄今已有700馀年。
    来自吴国境内的书生们以及「来自清统区的俊杰们」在验明身份后,正昂首阔步步入神圣考场。
    ……
    一名袁州府寒酸书生感慨道:
    「陛下气度不凡,真天子也。」
    周围的考生颇为不满。
    你感慨就感慨,干嘛声音这麽大?特麽吼的我们集体耳鸣。你是怕站在20丈外的陛下听不见对吧?
    又有大嗓门感慨:
    「今日考试摒弃了入场前的搜身环节,此乃以国士待吾辈,壮哉吾皇。」
    说罢,
    他出列对着陛下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拱手到底。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