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3章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
    群情激愤,
    所有护卫都先是目瞪口呆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大声咒骂。发誓打进杭州城后,活捉那帮剃头的。
    李郁愣了好一会,随即摆摆手示意大家要以大局为重。
    这只是一场小插曲,在即将到来的战事面前不值一提。
    「杭州的这一套歪风邪气,我会出手。」
    ……
    没一会,苗有林夫妇二人还有韦俊上船拜见。仅仅半个时辰就匆匆下船,回去清点兵马准备南下。
    从桐乡县到杭州,路程不远。
    当日抵达杭州城外5里扎下大营。斥候侦查,见杭州城城门紧闭,兵丁密密麻麻。
    当晚,杭州驻防八旗马队出城偷袭未果。被暗哨发现,鸣锣示警,李家军据守大营以枪炮轰击任何胆敢靠近的人。
    李郁站在帅帐外,看着划破夜幕的点点枪火,只觉赏心悦目。
    打杭州,以皖北新兵组成的第二军团为主力,近卫军团压阵。
    崇明新兵训练营的7500皖北兵,其中两个营编入了第一军营,一个营编入了刘武的水师陆勇之,其馀6000人编成了第二军团。
    第二军团对于李郁这个主公相对陌生!
    他们从背井离乡踏上崇明,到新兵营毕业坐船登陆乍浦,又和近卫军团汇合,这其间仅仅隔了2个月。
    ……
    次日清晨,第二军团四个营出动扫荡周边。
    将杭州城周边方圆10里,凡清军汛兵丶署衙丶村镇全部清理一遍。
    在距离杭州满城仅有6里处扎下了一处营寨,张满库在此铸炮,现场搭起高炉,融化铁料。
    随船运来的焦煤铁料堆积如山,火焰彻夜不熄。
    300多名兵丁临时归老张指挥,现场忙碌无比。
    「主公,王亶望会不会反悔?」
    「无所谓,总之我会做两手准备。」
    李郁望着陆续驶入西湖的战船,表情平静。
    按照约定,王亶望会在关键时刻指挥失误,合情合理的「沦陷」,满城不在其列。
    杭州将军瑞明,眼睁睁的看着李家军水师占领了西湖当中的两座小岛,一座叫平湖秋月,一座叫小瀛洲岛。
    八旗水师力量有限,以巡船为主,无力干涉。
    ……
    这一次,李郁不打算效仿江宁。
    而是将杭州城团团围住,挖断官道,设置拒马陷坑,还在各个方向修筑了炮楼营垒共计21座,每座屯兵100到300不等。
    苗有林部,负责了其中的6座。
    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所有人花费了4天时间,将杭州城外的树木砍伐一空,还拆了湖边一些贵人的庄园。
    西湖的水质,看着有些泛绿。据说是因为满城的战马排泄物直接排入湖中所致。
    在杭州将军瑞明眼里,西湖不就一个小水塘嘛,有什麽宝贵的。
    它再历史悠久,再人文荟萃,也比不上养马重要。什麽苏轼丶白居易在这修堤赋诗,种植垂杨柳,都和老子无关。
    瑞明是典型的旗官,
    性格火爆丶做事一根筋丶粗壮骁勇丶半个文盲,他和江宁将军崇道几乎就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杭州驻防八旗兵力4000,
    其中马兵1500,火炮54门,鸟枪抬枪等6000杆,弓箭1200副,战马3000匹,刀盾矛枪无算,石灰罐火油罐应有尽有。
    瑞明接替前任,是乾隆钦点的,看中的就是他的野性。
    ……
    第三次南巡至杭州时,
    乾隆见城中旗人和汉人相处其乐融融,十分不满。
    尤其对于风俗衣着饮食一切向杭看齐更是忧心忡忡。
    他甚至作诗:已此百年久驻防,侵寻风气渐如杭。表达了对于旗汉同化的担忧。
    归京后,下旨要求杭州旗人落叶归根,死后葬到京城和关外去。
    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自我族群意识感,记住自己是旗人,别踏马的把自己当成杭州人。
    只不过将死人运输几千里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户部承担不起,维持了两年就放弃了。
    ……
    瑞明是关外伊尔根觉罗氏出身,入关时间太短,所以没被同化。
    他顶盔穿甲,带着一队戈什哈冲进了浙江巡抚衙门,把王亶望吓了一大跳。
    「瑞大人这是?」
    「城外贼兵聚集,本将军肩负保卫满城的重任,特来告知王大人,主城归你,满城归我。另外,城中武库我已经派兵占了,自取军械搬入满城。」
    「瑞大人,你可不能全部搬走!」
    瑞明一声不吭,又将城中的绿营弓手500人拐走了。以杭州将军之尊,直接强行下令迁入满城。
    巡抚衙门内,
    附郭知县满脸愤怒的来报:
    「抚台,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