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着名经济学家李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在聚焦粮食的同时,
    李郁也没忘记另外1件事——冬季燃料。
    萍乡煤矿丶铜陵煤矿作为煤炭署的直属矿,管理层接到了密令,不惜一切代价增产。
    可以将俘虏苦役往死里用,累死勿论。
    同时鼓励工人增产,每天都给产量靠前的班组发奖励金。
    一句话:
    煤炭产量,多多益善。
    吴国境内,
    各重工业大型工厂,需囤积不少于4个月的焦煤丶烟煤。
    各州县城池,需囤积不少于3个月的民用取暖蜂窝煤。
    各衙门贴出告示,劝导百姓提前囤积蜂窝煤过冬。
    ……
    同时批准成立
    吴国蜂窝煤一厂,地点江宁。
    销售区域为江苏丶浙江。
    吴国蜂窝煤二厂,地点萍乡。
    销售区域为江西丶湖南丶湖北。
    吴国蜂窝煤三厂,地点广州。
    销售区域为广东。
    ……
    这3座厂,吴廷均参股2成,其馀8成由本省士绅自主参股。
    所有股东均不参与经营,聘请不相关的外地职业经理人,这会叫大掌柜。
    陛下亲自划定了售价上限——每100块蜂窝煤50文钱!
    只要不超过这个上限,均可自由定价~
    150块蜂窝煤,
    差不多就是南方家庭一个月的用量。不算宽裕,但能混过去。
    200块基本宽裕。
    300块颇为舒适。
    因为占股。
    从今以后,吴廷不再对蜂窝煤产业徵收任何名义的赋税。
    ……
    另外,
    考虑运输成本问题,这三座工厂可以在划分区域内的边远州县发展下级代工作坊。
    小作坊从工厂购买原煤丶模具丶工艺比例。
    被允许以大厂的名义在本地公开售卖,赚个微薄的手工钱。
    蜂窝煤没有技术难度。
    原煤丶泥土丶木屑刨花丶石灰石按照固定比例混合起来罢了。
    随便找个农夫培训1个时辰就能手工制作。
    为了削减成本,
    三座工厂都已经上马机器,定制模具,改进生产线,批量制造蜂窝煤,尽可能降低成本。
    一次投资,长久收益。
    当然了,
    目前来看,蜂窝煤工厂的利润还是比较薄的。
    缺乏长远眼光的士绅,不愿意大举投资,只是勉强投点意思意思。
    要不了3年,
    这些人就会后悔的想死。
    18世纪,
    能够实现全民每日消费的产业,除了盐,只有煤。
    ……
    李郁之所以大力推广蜂窝煤项目,原因多多。
    一,解决民间普遍的燃料短缺问题
    二,倒逼采矿业发展
    三,人为制造出一种可以普遍徵税的税种
    四,提高百姓健康生活水准
    五,让农业文明逐渐适应工业文明
    就目前而言,
    吴国境内所有城池全部普及了蜂窝煤。
    哪怕在城郊,也实现了很大比例普及。
    但在偏僻深远的乡村丶山村,百姓们还是靠砍柴禾作为唯一燃料。
    李郁对此心知肚明,也不想改变。
    因为,
    这些人真的没有现钱!
    要让这些人挣钱,就得发展工业。
    但是,疆域太大太大了~
    即使发展50年,工业文明也将和农业文明长期并存。
    ……
    陛下推广蒸汽机的热情无比高涨,
    冶金署和军工署甚至暂时中止军工生产,拿出了7成的产能,用于批量生产制式蒸汽机。
    数量上来了,工艺流程就简化了,成本也降低了。
    而购买了蒸汽机的商人们为了多挣银子,绞尽脑汁的琢磨改进流程,配套模具。
    一个黑烟滚滚的时代缓缓拉开了帷幕。
    在利润导向下,
    吴国的蒸汽工业,即将迎来飞速发展。
    ……
    长沙府宁乡县,同样黑烟滚滚。
    署理湖南巡抚曾涤骑在马上,望着那冲天的黑烟笑道:
    「此乃坚壁清野之策也。」
    「搬不走的就烧掉,绝不留给吴贼。」
    围观众人一声不吭。
    金贵的6万石粮食就这麽化为了灰烬。
    心疼~
    宁乡县官绅数十人,低头不语。
    都知道这位新任巡抚做事狠辣歹毒,一道道公文严令各州县即日押解番库存银以及官仓存粮去湘西。
    凡是不从命之地方官,
    一概以战时谋逆罪就地斩首。
    老资格的辰州知府对火烧长沙抱怨了几句,此刻已成为了刀下鬼。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