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後天就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53章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后天就到!
    李郁认为,除了皮毛,偌大的西伯利亚没有任何经济价值,
    其所谓的丰富矿产丶木材丶渔业等等资源都是虚妄的概念。运不出来,一文不值。
    纸面富贵而已。
    这是18世纪!
    交通条件极度简陋的时代。
    除了黄金和皮毛这两类高价值小体积特产,西伯利亚没有任何资源值得千里迢迢的运出来。
    ……
    鼓励大量的百姓去西伯利亚定居充实边疆更是扯淡,除了罪徒,哪个正常人愿意搬去零下50度的冰天雪地?
    自古以来,
    只听说过穷疯了的极北蛮族南下烧杀,何时听说过中原百姓北上抢夺雪窝子?
    纵然自己是皇帝,也要尊重事实。
    即使以刺刀强制逼迫部分百姓移到西伯利亚定居,这些人也会潜逃。
    所以,
    西伯利亚永远地广人稀,人比狼少。
    这块大的离谱的地,最突出的价值是:如果帝国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
    众多历史已经表明,在遥远荒蛮之地长期维持军事存在,花费不菲。
    帝国初期,或许能承担。
    一旦帝国式微,立马承担不起。
    所以,交给民间力量是一种很划算的模式。
    具体模式就是:
    以高额利润诱惑,让一部分吴国冒险家自发的去西伯利亚插旗建立聚居点。
    让他们代替朝廷羁縻当地部族,按时上供皮毛。从而达到不派遣流官丶不搞移民,帝国也能实控蛮荒土地的目的。
    重臣们对此十分赞同。
    总结一下:通过经济手段控制类似西伯利亚的一切无经济价值丶但又不能放弃的边疆区域。
    ……
    君臣思想一致,开始发力。
    大臣们纷纷出手购买高档皮毛制品,不惜重金。
    可以预料,
    今年冬天,吴国稍微有点身份的人出门时不穿个貂都不好意思自称「大官人」。
    驻大员的第4军团赚麻了。
    皮毛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
    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们决定将大员岛南部阿里山一角的野生动物一网打尽。
    为此发动了1万百姓,以熟番带路,武装清山。
    走一路,烧一路。
    妄图抵抗的生番部落伤亡惨重,祖先留下的猎场被大火焚毁,山间溪水为之变色,成千上万的动物惊恐的逃出大山。
    或撞入网里,或掉入坑里。
    就事论事,优质皮毛往往来源于寒带地区。大员的动物皮毛质量很一般,只能说聊胜于有。
    ……
    汉界,一口气扩大了几百平方公里。
    烧山毁林所得土地,皆归百姓所有。
    黄肆得意洋洋地在军报里写下:
    「生番部落所恃无非高山密林,他们熟悉地形,凶狠彪悍。我部配合大员地方官有计划的烧山,然后种上庄稼丶甘蔗。即可逐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西南改土归流,大员也要改。」
    「第4军团坚决消灭生番,将大员成为帝国的粮库丶糖库。」
    ……
    大员巡抚出于未来山区生番部落可能反扑的担忧,请求朝廷向大员民间售卖部分武器——长矛丶弩箭丶火绳枪。
    陛下斟酌后,同意向位于番界附近的村子售卖防身武器。
    但,必须加强火药管理。
    凡民间私自制造丶售卖火药者,一经发现,无论多少,皆判枪毙。
    同时,
    出于制衡考虑,大员巡警一概不得用本地人。必须由外省巡警轮换,3年一期,到期轮换。
    由巡警署在各县城专营火药,所有购买者必须记录在案。
    相比其馀省份,大员显得格外特殊。
    需要更多的措施提防,屋顶绝对不能起火。
    ……
    苏鲁豫皖交界处。
    徐州城气氛紧张。即使是大白天也只开启一道城门。
    增设兵丁,摆放拒马,巡逻不断。
    虽然阳光灿烂,云淡风轻,但所有人都觉得头顶布满阴霾。
    断粮了~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催缴田税,所有人家的米缸都见底了。
    所有人都有一种预感:
    要爆了。
    上千万老乡们的火气摁不住了。
    ……
    开封府,河南巡抚刘墉因为熬夜两眼通红。
    属吏低声道:
    「抚台,您去后堂歇会吧?」
    「不行。本官要亲眼瞧着最后5万石粮食起运京城。」
    没一会,抚标中营参将匆匆赶来。
    甲胄带血:
    「抚台,开封城外有上百人聚集闹事要求开仓放粮。末将杀了2个领头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