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两千年后,诸葛亮还能再保他的主公一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声都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这些个如秦良玉、孙传庭,甚至是李定国等人都能上天幕,天幕都能称赞一番。
    天幕居然对他提都不提,可见区别对待。
    “罢了罢了……”
    “身后的万世名,怕是无力争取了,至少在大清尚在的这两百年,我洪承畴,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差于诸葛亮了……”
    “能享两百年香火了……”
    太遥远的事情,既然强求不来,那就享受当下。
    毕竟……他当初不就是为了能够活命才投降的吗?
    如若不然,或许此前天幕播放的明末英雄里,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吧?
    大宋。
    赵构心中此刻五味杂陈。
    一说起诸葛亮,他就想起前段时间。
    那个穿越文学。
    刘备穿越赵构。
    让他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后人是懂怎么恶心人的。
    他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岳飞。
    像是从岳飞的眼眸中看出了他的想法,赵构连忙道:
    “诸葛丞相如此聪慧之人,六出祁山尚且无功而返。”
    “我大宋即便要出兵北伐,也要慎之又慎啊……”
    【三国时期,蜀汉灭亡于263年,诸葛亮多次北伐,未看到长安的风景,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2017年,成都西安高铁通车后,为了纪念诸葛丞相,特意把高铁价格改成了263元】
    【还有成都最繁华的地区被命名为武侯区,曹魏有曹魏的风骨,蜀汉也有蜀汉的浪漫】
    【中国通史共一百多章,三国占了三章,而武侯一人独占一章。】
    【因为刘备的墓葬也在武侯祠,所以汉代帝王刘备,是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
    【武侯凭一己之力拉高了诸葛这个姓氏的地位】
    【司马懿凭借一家之力拉低了司马这个姓氏的地位】
    东汉末年。
    曹操听得一脸懵。
    “这刘备是和诸葛亮合祀的吗?”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叫武侯祠才对啊……”
    诸葛亮毕竟是臣子,臣子和君主合祀,怎么能将祭祀的地方称之为武侯祠呢?
    应该称为【昭烈庙】才对吧?
    “后世,没有皇帝。”
    “想来也不会在意这些君君臣臣,诸葛亮更受到后人崇敬吧?”
    一旁的曹仁说着自己的看法,曹操沉默了。
    “子孝说的不错……”
    “是孤以己度人了。”
    大唐。
    “噗。”
    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听着这话属实让李世民有点儿绷不住。
    这将诸葛亮捧的那么高,还有什么诸葛蠢驴都大智若愚的说法也就罢了。
    还不忘拉踩一下司马懿。
    “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
    “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不会受到待见啊……”
    李世民对司马家也是多有瞧不起。
    不过,碍于他本身也是造反登基,所以对于国家、皇帝的态度则是……
    皇帝昏庸无道,臣民们活不下去可以造反。
    而皇帝圣明,臣子们自然要恪守本分,安心治国。
    所以,李世民有在尽心尽力的做一位好皇帝。
    晋朝。
    司马炎沉默了一阵。
    他没想到,这天幕明明基本上不会提及他大晋,他大晋却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躺枪。
    “这群后人就不能说点好的。”
    “高祖皇帝政治、军略丝毫不逊色于这诸葛亮,最后违背洛水之誓也不过是为了稳定天下局势,让天下快速安定,百姓也好安居乐业。”
    “这是舍小义成大义,有什么错!”
    愤怒过后,司马炎也没有什么办法。
    “来人,于洛阳城外建设高祖庙宇,朕也要让世人祭拜!”
    管不了后世,还管不了他大晋吗,既然有诸葛亮庙,那也得有司马懿庙!
    不甘落后的司马炎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每年安排人去祭拜高祖皇帝,宣传高祖皇帝的丰功伟绩就是了。
    【昭烈庙本来是纪念刘备的,但是一千多年来,大多数人去往那里,基本都是去了对面的武侯祠,刘备这边门可罗雀。】
    【直到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朱椿来蜀王,认为诸葛亮的庙宇香火兴盛,过于突出,于君君臣臣的礼制不合,所以下令废掉成都大大小小的武侯祠,只在昭烈庙内增加一个祭祀诸葛亮的祠,以顺君臣之道。】
    【这就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第一个君臣和祀的庙,就这样过了快七百年了。】
    【如今,四川人民都叫那个地方作武侯祠,没人叫昭烈庙。】
    【论知名度,刘备还是比不上诸葛亮。】
    大明。
    洪武时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