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旅行的意义(16)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端用力弯曲,将中间的拐角固定成他需要的模样。</P>
    接下来如法炮制,制作了许多根像这样的竹条。</P>
    苏成意举着蜡烛,默默在心里记住竹条的大致长度和弯曲弧度。</P>
    这显然就是在制作风筝的筝骨了,这是风筝能否正常飞起来最关键的一个步骤。</P>
    按照常理来讲,为了避免等下扎接的时候尺寸出错,应该是要在预定扎接处用尺量准做出记号方便拼接的。</P>
    但老爷子叼着烟斗,动作很潇洒,显然已经熟能生巧,并不需要这个丈量的步骤,大致长度他用手一比就有数了。</P>
    拼接起来之后,用棉线将其绷紧,燕子风筝最基本的骨架就出来了。</P>
    老爷子举起风筝,眯眼打量了一下,大约是觉得尺寸差不多。</P>
    苏成意也跟着抬头看了一眼,只觉得手工制品真是很有它独特的魅力。</P>
    这个骨架扎好,就像是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一只燕子的轮廓出来似的。</P>
    “大小可行?”</P>
    老爷子叼着烟斗,含糊不清地问道。</P>
    “正好。”</P>
    苏成意闻言忙点点头,疏忽之间蜡烛的烛泪续满,落到他手指上,烫得有些发麻。</P>
    “行。”</P>
    老爷子转过身去,将筝骨顺势搁置到木箱上,自己则抽出一张偌大的白纸,平铺开来。</P>
    这就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了,顾不得烟熏,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P>
    老爷子用白纸覆在筝骨上,大致记了个尺寸,便又收回来,随后用铅笔大致勾了个燕子的轮廓。</P>
    “现在就上色么?”</P>
    苏成意吹灭了蜡烛,下意识问道。</P>
    “早着。”</P>
    老爷子从盒子里拿出浆糊,用毛刷一刷,便开始照着方才预留出来的位置涂抹浆糊。</P>
    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实则很需要熟练度。</P>
    苏成意只是在旁边看,就大致能猜到如果是他来做的话,一定会这里漏一点,那里却又满出了一点,显得很是丑陋。</P>
    将纸面糊上之后,又在最合理的受力点系上拴提线,这个风筝就很有形状了。</P>
    “哇~”</P>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遍,但小孩子们还是发出一阵很捧场的赞叹声。</P>
    “这会儿才上色。”</P>
    老爷子转身拿出颜料盒,一溜铺开,颜色很漂亮,大概也是他自己调的色彩。</P>
    看到这里,苏成意终于忍不住问道:</P>
    “老爷子,您以前就是专门做风筝的么?”</P>
    “怎么,想学啊?”</P>
    老爷子咳嗽了一声,似乎是在笑。</P>
    “是的,您很厉害。”</P>
    苏成意点点头,回答得很坦诚。</P>
    “不是。”</P>
    心想这年轻人倒是谦虚,老爷子咬着烟斗,用毛笔开始在风筝上涂色。</P>
    比起嘉措之前吵吵闹闹要的老鹰来说,燕子要简单得多了,只不过造型越是简单,想要让它显得特别栩栩如生,也就相对更难。</P>
    “我年轻的时候,是个卖货郎。不像其他货郎都是赶集的时候从别人那进货,我卖的东西,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家传手艺么。”</P>
    “原来是这样,那您是村子里的本地人?”</P>
    黑色的墨痕绘出燕子的羽毛,苏成意屏住呼吸,目不斜视。</P>
    “是,年轻的时候喜欢出去闯,老了闯不动了,就回来了。”</P>
    老爷子蘸取红色的颜料,在燕子的下颌处涂抹。</P>
    “难怪。”</P>
    话说到这里,苏成意算是解开了心中的疑惑。</P>
    是的,像他说的一样,家传手艺才能表演出这样精彩的制作流程,创造出精致又宝贵的传统手工艺品。</P>
    “瞧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