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智者千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刘娥带着几分自嘲的语气,赵祯有些发懵……
    这……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是,还没等他想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接下来刘娥的举动,却更让他意想不到。
    只见刘娥伸出手,轻轻的敲了一下他的头,接着开口道。
    “六哥到底是长大了,现在跟娘说话,都要拐这些弯弯绕绕的……”
    赵祯的身子有些僵硬,看着对面突然变得柔和起来的刘娥,他一时有些无措。
    显然,刘娥是听懂了他要表达的意思的。
    因为他刚刚的那番话,关键之处,的确就在那句一字不宜擅自更动上。
    丁谓之所以执着于是否去掉权字,其目的就是希望进一步扩大刘娥秉政的权力。
    这对于刘娥来说,毋庸置疑是有利的。
    这种情况下,面对刘娥的询问,赵祯想要既不落人口实,又不得罪刘娥,便只能另辟蹊径。
    他这句话,其实是在提醒刘娥,去掉权字,固然会让她秉政的权力更大,但同时,也会引起外朝对遗制的质疑。
    就像王曾反对丁谓时说的那样,由皇太后暂时处分军国大事,是因嗣君幼冲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称权已经能够赋予皇太后足够的权力,若再扩大,便有揽政之嫌,有些说不过去。
    嗣君仍在,却赋予皇太后过大的权力,势必会引起其他大臣对遗制真实性的质疑。
    这种状况下,一旦这场争论再传出去的话,那么,结果很有可能是,权兼处分这一点,也会被一并质疑,是否是在假传圣命。
    为了所谓的更加名正言顺,去冒彻底失去秉政权力的风险,哪怕只是一丁点的风险,也显然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按照赵恒死前的吩咐,一字不改。
    这样,虽然刘娥之后会稍有掣肘,但却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到暂时秉政的权力。
    如此回答,既顾全了刘娥的利益,也没有让他变成对方向宰执大臣施压的借口。
    在赵祯看来,应该勉强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
    可是……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刘娥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面对着眼前仿佛看着自己叛逆期儿子一般无奈的刘娥,赵祯有些恍惚。
    他越发觉得,自己看不透这位刘皇后了。
    最初在赵恒的榻前时,她便似一个婉约的普通妇人,随后面对那些宰执大臣时,一身上位者的气势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而如今,明明是在商讨秉政大事的状况下,却又突然变成了一个无奈的母亲。
    这般多面的表现,着实是让赵祯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对方的思维。
    宋朝皇室和其他朝代不同,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称呼皇子皇女,都是按照序齿,皇子叫哥,皇女叫姐。
    赵祯是赵恒的第六个皇子,所以,称他六哥并无不妥……
    可问题就在于,这是对普通的皇子皇女亲昵的称呼。
    赵祯是太子,自打他被册封以来,所有人对他的称呼,就都是太子这种相对正式的叫法。
    六哥这个称呼,按原身的记忆看,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的。
    除此之外,娘这个称呼也是民间用的更多。
    要知道,虽然刘娥是赵祯的‘亲生’母亲,可她同时也是皇后。
    为显尊敬,赵祯一直都是称呼她为大娘娘。
    这种状况下,刘娥突然改变的称呼,再加上她刚刚亲昵的动作。
    不像是皇后在教训太子,倒像是民间的老母亲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的无奈一样。
    眼瞧着赵祯跟个木头一样愣在原地,刘娥似乎有些生气,轻哼了一声,转身坐下,对着雷允恭吩咐道。
    “再去催一下,就说,大行皇帝驾崩之时,已将诸事安排,如今大丧之时,诸事待办,遗制当从速拟之,勿要拖延。”
    看着重新恢复了端庄仪态的刘娥,赵祯心中也隐隐明白了什么,想了想,他老老实实的拱手道。
    “大娘娘,我知错了……”
    果不其然,这句话一出,刘娥微微皱起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没好气道。
    “坐吧。”
    于是,旁边的宫人连忙搬来一个墩子,赵祯乖乖的坐下来,心中却是苦笑不已。
    皇家政治,果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转的!
    他开口之前,自忖已经足够谨慎,将自己能够考量到的方方面面,都考量到了。
    但是,话说出来之后,还是出了错。
    原因就在于,他想的太多,却忽略了关键的一点。
    作为一个现代人,赵祯和刘娥之间,实际上相当于陌生人的关系。
    所以,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将对方当做一个纯粹的政治家来看待的。
    可问题恰恰就在于此。
    虽然在后世,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