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宗师之道,金陵阻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真摆在自己眼前。
    谢渊陷入思考一阵,渐渐雀跃。
    原来过往的经历,都悄悄沉淀在了自己的脑海深处,只待开结果。
    无论以前吐槽数学多么不会,中国人为什么要说英语,背古诗词能加工资么?但这些科目,都无形无质中,塑造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集帅们,读书真的有用!
    谢渊有所感悟,虽然觉得练武的路途这样分析都显得有些抽象起来,但不管干什么,都得思考不是么?
    秦真阳说的他还不能完全有切身体会,毕竟他的修为还没到那个门槛上,但至少今天,他对宗师之路、对其后该怎么走,有了几分了解,亦多出许多信心。
    “其实说起来,琴小姐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她只是让我多思考多感悟,并未说的那么透彻。”
    谢渊想起和司徒琴闲聊、谈天说地、讨论武道时的只言片语,默默点头:
    “佳友相伴,受益匪浅……不过就算没这些受益,和她呆着便是开心的。”
    几人从云山下来,路过云州府城来外面的大码头坐船,专程在府城里采买半日,做足准备,而谢渊也趁机脱离队伍——说是探望长辈。
    嗯,李泰和红姨的确也算是长辈。
    司徒琴得知他突然要去江南,自然动了念头,不过被李泰和红姨联手否决。在云州都能遇到危险了,去了世家的老巢,岂不是入龙潭虎穴?对任一武者,江南都没有那么危险,反而歌舞升平、繁华安定,但除了司徒琴。
    故而司徒琴只能念念不舍的和谢渊告别,又是要送宝物送金银的,都被谢渊谢绝了。将那翠玉佛像时时戴在身上,谢渊已经十分心安。
    时间不算多,于是司徒琴就鼓琴按弦,奏上一曲,送别谢渊,让他保重之余,有机会也得揍揍那些不把人当人的世家,而谢渊欣然答应。
    相比陆路,水运只要适应,其实省事得多也舒服得多,毕竟没有车马那么折腾。
    顺江而下,沿岸补给,靠着这个季节的西风,走水路也比陆上快都快得多。
    众人得益于谢渊发现的小小技巧,倒是都很快度过了旱鸭子的痛苦阶段,在船上安安稳稳的呆了下来。
    谢渊这一路上除了修行,便是默默看着江水思索。
    武道如何与自然天地结合?宗师之路又是如何?
    秦真阳说自己点拨他,实际上大师兄也给师弟师妹们细细讲了一课,谢渊借这点灵光,初识下一境界,不过还没真正的打通那座虚无的桥。
    但如何沟通自己与天地,架上那座桥梁,谢渊似乎有了点点眉目,就像桥已经有了虚影,朦朦胧胧,等着自己夯实加固。
    宁紫、林真等人同样受了点拨,默默思索之余,便是准备即将到来的小潜龙会,毕竟这次他们是主角。
    但除此之外,他们也常常默默观察在船舷边静立的谢渊,感觉他的背影似乎真有几分韵味,和自己等人不同,简直像个道士。
    不会真给这小子看出点什么来了?
    宁紫默默想着,妩媚双眸里满是惊异。
    林真自浮屠塔回来和剑峰之事之后,本就常常观察这个特别的师弟,最近就更常注视着他了。
    而林真默默看着谢渊,黄子峰则在角落里默默看着她。
    本来洛霜为弟子要了个名额涨涨见识,锻炼锻炼,最开心的就是他了。
    但路上还是有几个大灯笼不说,林真对他也只以同门之礼相待,分毫不假以辞色。
    年轻的剑客初识愁字滋味,有些茫然,只能寄情于剑,默默感悟。
    大船载着云山剑宗的弟子们,顺流而下,一日千里,如是旬日,直到了金陵。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一行人终于上岸,都感觉自身还在摇摇晃晃。
    不过毕竟是武者,经谢渊提醒之后,这方面的适应力都变得出奇的快,很快就找回了陆地生活的感觉。
    谢渊看着规模还胜云州府码头的金陵渡,望着千帆经过,转头之后,远处楼宇栋栋,房屋鳞次栉比,城池一眼几乎望不到头,街道行人无不摩肩接踵,不由下意识吟了句诗。
    虽然地方好像有点不一样,但意境却是相通。
    “好诗,没想到张师弟还通诗文?”
    甚少主动发话的黄子峰诧异道,他是诗书传家,走武道的反而少,故而他其实也是读过不少书的。
    不过饶是少读诗书三百卷,也没听过他这一句?莫不是自创?
    谢渊呵呵笑道:
    “也不知哪本地摊上买的诗集里看到的,就会这一句,想着应景。”
    宁紫嘻嘻笑道:
    “不错不错,会治晕船,还会吟诗解闷,这师弟当真有用!”
    谢渊听了还没什么,黄子峰听得脸一黑。
    这个师弟有用,那是哪个师弟没用?
    不过宁紫大喇喇的,也没这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