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翠峦林业局回来一周后,考察团提交了一份《翠峦林业局生产责任制考察报告》。
    报告比较详尽的叙述了翠峦七定四包和四定两包生产责任制。
    报告认为,翠峦经验值得推广。
    至于劳动定额的事,全国都在搞,也不用秦光明专门报告了。
    这次翠峦之行,对秦光明和李大嘴他们单薄的工作履历来说,算是锦上添花。
    一进入七月,东北进入了夏季。
    热辣辣的太阳伴着一阵阵的雷雨,把农田里的麦苗节节拔高。
    大豆开花,小麦吐蕊。
    蝴蝶蹁跹,蜜蜂绕飞。
    鲜花盛开,草长莺飞,一派万物生机的景象。
    经销站细木车间机器轰鸣。
    工人们在工位上忙着手上的活计。
    郝成斌坐在办公室里边喝茶,边翻阅着报纸。
    秦光明抹着汗走了进来。
    二话没说,拿起茶杯就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
    “啥事啊,着急忙慌的!”
    老郝现在跟秦光明配合默契。
    也绝了离开经销站的心思。
    他俩各得所需,心情都很舒畅。
    今天这是咋了?
    “劳动定额有问题。”
    “定额高了,职工们意见大,为了完成定额,这质量恐怕又得出事!”
    是的。
    前久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他们不得不建议成立家具维修队。
    为此,他们狠抓了一段时间的质量问题,才稳定下来。
    这会儿搞劳动定额,质量就会反复,前面的努力又前功尽弃了。
    郝成斌叹了口气。
    “劳动定额这事是上面的要求,容不得咱们说三道四啊!”
    秦光明当然知道,这是国家从上到下执行下来的总原则。
    目的是精简多余劳力,让企业不人浮于事。
    初衷是好的。
    可这就势必增加工作量。
    职工们为了完成定额,拿全勤工资,质量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到那时,可就真的乱套了。
    前世,秦光明也经历过这事。
    只是当时他只是个小工人,混混日子而已。
    根本就不会去思考深层的逻辑问题。
    如今不同了。
    站的高些,关心的事也就多了。
    此时他就想到,为啥八九十年代很多产品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就是这求量的结果啊。
    在李荣华办公室里私下谈话时,秦光明提出了劳动定额的弊端。
    “书记,我支持国家的劳动定额政策,也支持单位实施这个方案,可是,我们能不能在实施劳动定额的同时,对质量问题也关注些呢?!”
    “唉!光明啊,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看出这中间的问题吗?”
    秦光明愣了下。
    “呵呵,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个方案不完美。可是,现在咱们国家要解决的是量的问题。”
    李荣华说完,拿起桌子上的香烟,散给他一支。
    “有没有很重要啊!至于质量问题,我们后面会处理的。你看,家具维修队不就是解决办法之一吗?!”
    秦光明点点头。
    他暗叹自己狭隘了。
    就算是重生者,也不可能想的那么周到。
    确实。
    国家一直处于物资匮乏的状态。
    首先就要先生产出来。
    先要解决有的问题,才能说到质量问题。
    “是,我想通了。”
    “想的通要执行,想不通也得执行。”
    经销站的劳动定额制度对各个工位都有工作量要求。
    秦光明要求他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完成任务。
    如果实在完不成,就提出来。
    只要意见合理,他就向上级反映。
    既然是试验方案,那就允许修正嘛。
    李荣华也是讲道理的。
    真有不合理的定额,势必要修改的。
    劳动定额的试行,可不仅仅是经销站,还有其他单位。
    工程一处、二处。
    他们是建筑单位。
    定额是可以量化的,他们的职工可就苦了。
    每天都有定额要求,干不够工作量是要扣分的。
    扣分就少拿工资。
    当然,也有没有定额的单位。
    比如老秦他们的食堂。
    有定额也是这些工作量,没有定额也是这些活儿,对他们来说没有啥区别。
    钱桂兰他们财务室,也不可能按照劳动定额来。
    李大嘴看着秦光明在车间里忙乎,他就暗乐。
    他们业务室也没法定额。
    动脑子的活儿,没法量化。
    秦光明虽然也没有劳动定额限制,可他管着车间里的工人呢!
    定额合不合理他不跑咋知道?
    再说了,每天核定完成情况也是他的工作。
    郝成斌依然一杯茶一张报纸看一天,活的很滋润。
    林业局各直属企业都在陆陆续续的开始试行劳动定额制度。
    而其他营林和育苗单位也都在议论。
    因为他们不试行什么劳动定额,而是七定四包生产责任制。
    沾河林业局有关科室正在制定方案。
    明年他们也跑不了。
    自从开始试行劳动定额后,秦光明跟朱虹见面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他忙着车间的事,朱虹她们门市部也忙的脚打后脑勺。
    虽然她们的工作不好量化,可依然给出了工作任务。
    比如营业员要求。
    打扫卫生,擦拭家具样品,给售出产品打包装等等。
    其实,有些事,她们早就在做了。
    只是没有正式提出要求来。
    现在提出来,就是她们应该干的了。
    更重要的是,对她们的服务态度提出了要求。
    比如不能无故打骂顾客啥的!
    这种要求对后世的人来说,很是奇葩,也很搞笑。
    可在这时却是对商业口服务人员最高的要求了。
    营业员与顾客吵架,甚至动手打架的事屡见不鲜。
    这也是为啥这个年代商业口的人都牛逼哄哄的原因。
    就因为这个年代物资短缺,他们手握物资再分配的权利,因此心理上就高人一等,俯视众生。
    再加上,这会儿单位领导对普通职工都没有开除的权利,都是为国家做贡献,谁都不比谁高一头。
    就这牛逼的劲头儿,想要彻底改变一时半会真不行。
    朱虹做事认真负责。
    有人背后说她傻。
    比如,门市部里的各种家具款式有几十种。
    她都一一记下。
    不仅知道款式价格,还掌握家具的外形尺寸和内部结构。
    包括所用材质都一清二楚。
    同事都劝她,不用知道那么多。
    现在卖家具多简单?
    人家拿票款来,选一个就走。
    根本就不需要你讲解这些东西。
    可朱虹觉得自己知道的多点有好处。
    这是秦光明说的。
    这也是两人能走到一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