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安的种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贞观十四年,唐朝宗室名将李孝恭,于家中饮酒时暴病而亡,终年五十岁。
    至少史书是这么记载的。
    听到这个消息,李明的脑子一嗡。
    耳边没来由地响起那句慈祥的“我们胆大妄为的小殿下”。
    上午还鲜龙活跳的长辈,才不过几个时辰。
    再次听到他的消息,竟是死讯……
    李明有种不真实感。
    但想起那副被酒色所伤的身体,他又觉得。
    就这么匆匆离开这个世界,也好。
    至少来过,见过,爽过。
    “河间郡王是有武略、有大智慧的人,为师我要去送送他。”房玄龄缓缓起身,直视李明道:
    “你呢?你若出宫是为了去吊唁长辈,相信韦典签也不会为难你。”
    韦待价吹着口哨看风景。
    这是禁足令的突破口……李明有所领悟,便要一口答应。
    袖子被人从后面轻轻抓了抓。
    回头一看,是一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故人。
    “明哥,我感觉……这事不太对。”狄仁杰说得很小声,低着头,不敢直面房玄龄的目光。
    但他还是坚持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别去,这事有蹊跷。”
    房玄龄一言不发,不干涉李明做决定。
    李明疑惑不解:
    “光天化日之下,堂堂王府之中,还能有人当众害我不成?”
    要不是看在这小子叫“狄仁杰”的份上,他早一个逼兜呼过去了。
    “发丧太急了。”狄仁杰的语气非常认真:
    “平民布衣死,停灵至少三天。亲王薨,却当天发丧,这是否……”
    是否有点催人上路的感觉?
    李明抱起了胳膊。
    狄仁杰的疑问不无道理。
    但做决定之前,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他询问地看向自己的老师。
    房玄龄没有片刻思考,流利地对答:
    “老臣是尚书省左仆射,郡王薨,府上的人自然要将死讯第一时间通知老臣。
    “治丧由礼部和宗正卿负责,发丧的具体流程得问他们。”
    “呜……”狄仁杰怂了。
    别说小狄自己,把他的犬父犬爷爷绑一起,都未必敢在房相面前大声呼吸。
    李明看向狄仁杰,踮起脚尖拍拍他肩膀,忍不住嘴角勾勒:
    “仁杰,你怎么看?”
    鬼知道他有多想玩这个梗。
    狄仁杰被明哥温暖(?)的微笑暖到了,无来由地感到勇气充满了全身,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时间,时间对不上。”
    时间?
    “现在是未时末(下午三点左右),上午的册封典礼结束于巳时后半(上午十点至十一点)。京城路堵,从太庙到郡王府,行马至少还需半个时辰。”
    狄仁杰的思路非常清晰:
    “也就是说,就算河间郡王在典礼结束后不应酬、不与陛下和群臣话别,立刻回家,到家后立刻饮酒,饮第一口酒后立刻薨逝……”
    “满打满算,大夫只有一个时辰出头的时间施救……”李明不再嘻嘻哈哈,认真思考起来。
    “连一个时辰也不见得有。”狄仁杰摇头。
    “明哥你忘了?小学在皇城之内,送信人从郡王府进入皇城,手续复杂,又得耽搁许久……”
    对哦。
    李明被现代人的思维惯性误导了。
    大唐没有大唐电信,发微信要么靠意念要么靠轻功。
    大唐有意念和轻功吗?也没有,所以消息传递只能靠走。
    是需要时间的。
    “这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就算大夫就坐在河间郡王身边,他也只有短短几刻钟的时间救治。”
    “以河间郡王自来熟的性格,他在离开太庙之前必然有所耽搁。如果把这时间也考虑进去……”
    蹊跷之处越来越明显——
    河间郡王的死讯,传得太快、太急、太草率了。
    也许在他倒下以后,大夫只是草草看了一眼,甚至可能都没有请大夫,家人便匆匆宣布了死讯。
    而这条情报又立刻传遍了朝廷高官,直至皇城角落的秘书省。
    就算是布衣去世,家人也会无谓地挣扎一下,这是人之常情。
    何况一位郡王?
    刚拨120就发朋友圈请全村吃席,会不会太快了,有种催人上路的意思。
    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在背后推着,迫不及待地在李孝恭的棺材上钉钉子。
    “你说得有道理。”李明郑重地对狄仁杰点头。
    狄仁杰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告辞。”
    李明看着他。
    狄仁杰的表情逐渐僵硬:
    “我可以走了……对吧?”
    …………
    “我怎么就管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