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议事堂内气氛微妙,众人目光都落在吴三桂身上。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魏昶君这是要给吴三桂和他率领的这批关宁军套上一层枷锁。
陈铁唳和张献忠,都是作战骁勇,谋略惊人之辈,和关宁军一同前往,若是关宁军没有其他心思,便是助力,但凡敢轻举妄动,只怕这两个友军,便是最先对自己下手了。
但想到又如何?
吴三桂只能心中苦笑,默默点头。
“谨遵里长令!”
彼时魏昶君目光透过窗口,远远看向京师以南。
“另外,尔等要南下,不要打着关宁军的旗号,必须经过重新训练和清查。”
“大明将士在巨鹿诸地,可是没少欺侮百姓。”
原本魏昶君的计划是利用关宁军只清剿西南土司,北部蒙古等势力,但亲眼目睹了诸地大明残部劫掠乡里的景象,他怎么会将这样一支腐朽的队伍放出。
吴三桂愈发察觉到不对,却只能无可奈何的低下头。
“是!”
次日清晨,魏昶君站在高台上,身上的衣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俯视着台下黑压压的军队,那些曾经是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如今都已站在自己面前。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被寒风冻得生疮的脸,那些脸上有惶恐,有迷茫,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期待。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关宁军!”
魏昶君的声音像铁锤般砸在每个人心头。
“你们是红袍安定军!是大明百姓的子弟兵!”
台下传来一阵骚动,士兵们面面相觑。
站在前排的一个老兵嘴唇颤抖着,他脸上的刀疤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狰狞。
他叫赵大嘴,从十八岁起就在关宁军中卖命,十五年来第一次听到有人称他们为子弟兵。
有人茫然,有人沉默,有人期待,有人紧张,数万将士脸上情绪竟如此复杂。
还有更多人,心中只有当兵吃粮的念头,哪里知道有什么区别。
直到魏昶君继续吼道。
“你们知道河南的百姓在吃什么吗?他们在吃观音土!陕西的百姓在啃树皮!”
“你们知不知道树皮在口中是什么滋味?知不知道泥土涨破肠子的孩子,用什么眼神看他们的母亲?”
“今日我告诉你们,为何叫做安定军。”
“尔等此去,不为建功立业,不为扫平叛军,只为一件事。”
“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像是一样的安定日子,不饿肚子,人人有田,不用卖儿女,不必盼郎归!”
“明白吗!”
有些老卒眼眸空洞,似乎当真看到了自己的乡亲家人们过上这样的日子。
于是他们呼吸急促起来,眼眶也有些红,人群中赵大嘴第一个开口。
“明白!”
第二个声音,第三个声音,直到数万将士开始咆哮,声音恢弘,几乎让吴三桂难以置信。
“明白!”
山呼海啸!
与此同时,魏昶君再度开口。
“今日既是整顿军规,我给你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魏昶君猛地挥手。
“彼其娘之,谁欺压过自己人,谁克扣过你们的粮饷,统统说出来!红袍军为你们做主!”
人群中有人开始发抖,赫然是站在最前方的一群百户,千户。
一阵死寂后,一个瘦小的士兵突然冲出队列。
“小的要告发千总刘大胡子!他......他贪了我们半年的饷银,还把我妹子的救命钱......”
话没说完,这个叫李三的士兵已经泣不成声。
就像打开了闸门,越来越多的士兵站出来控诉。
有人揭发校尉强占军田,有人哭诉将领逼迫他们去抢劫百姓。
魏昶君冷眼看着这一切,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早就派启蒙师混入军中收集证据,今日这场诉苦大会,不过是为了让这些士兵彻底与过去决裂。
“把那些喝兵血的畜生带上来!”
魏昶君一声令下,十几个被五花大绑的军官被推上高台。
其中就有赵大嘴的千总刘大胡子,那张曾经不可一世的脸上此刻满是惊恐。
“斩!”
魏昶君的命令干脆利落。
鬼头刀落下时,赵大嘴闭上了眼睛。
心脏剧烈跳动中,他又想起了十五年前,为了省钱,被那时还是百户的刘大胡子下令丢入冰窟中的弟兄。
十五年来的怨恨,在这一刻突然释然了。
但再睁眼的时候,赵大嘴才发现,自己早已泣不成声。
吴三桂站在军中,看着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亲信被当众处决,那些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士兵,此刻眼中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
他忽然觉得脚有些软。
那不是对权力的畏惧,而是一种......觉醒?
“将军,咱们的人......”
副将王发声音发抖。
启蒙师接连拿出证据,除了十几名被斩的百户,千户,还有没那么严重罪行,譬如殴打将士,欺侮袍泽,抢夺银两的关宁将领,则按照红袍军修订之军规,依次剥去甲胄,送入工厂,矿山改造。
目睹这一幕的吴三桂,如今后背已经湿透。
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意识到,这个世道真的变了。
那些曾经任由将领打骂的士兵,现在居然成了人?
三日后,吴三桂率军离开京师。
赵大嘴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去的队伍,他的启蒙师是个年轻的读书人,穿的衣服比他们还破旧,但一双眼睛永远明亮,充满热忱和希望,昨天刚教他们认了三个字,人、民、兵。
“赵大哥,你在想什么?”
同样是关宁军出身的李三凑过来,看着这位昔日暮气沉沉的老卒认真识字的模样,笨拙,但一笔一划都没停下。
赵大嘴摸了摸新发的红袍,胸口处等赫然绣着一个安字,那是安定军的标志。
“我在想,咱们现在......算是人了?”
李三愣了一下,突然红了眼眶。
“是啊,咱们是人了。”
“嘿嘿,从今天开始,咱都是百姓的子弟兵。”
赵大嘴站在军营的老树下,乐呵呵的摩挲着胸口的字。
“以后再也没人欺负咱了,咱也能帮助更多人不被人欺负。”
“安定军,真好听。”
寒风中,两个老兵相视而笑。
远处的天际,一缕阳光刺破乌云,照在京师斑驳的城墙上。
而远去的吴三桂只是在马上苦笑着。
他彻底意识到,这些兵马,已经不属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