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为了感动谁,
>而是为了对自己说一声:
>晓宇,你值得被爱,
>即使从来没有人这样对你。”
说到最后一句,她的声音微微发颤,但她没有低头,没有逃避,反而挺直脊背,像一棵终于破土而出的树。
全场静默三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站起来,有人捂住嘴哭泣,有人紧紧抱住身边的人。
但她没有鞠躬。
她从书包里取出另一张纸,展开,继续说道:
>“我不是礼物。
>我不是用来衬托善良的背景。
>我不是任何人心中的救赎。
>我只是一个想活下去的女孩。
>昨天,我背了五首诗。
>奶奶摸了我的头,说‘丫头,你真聪明’。
>那一刻,我觉得,全世界都亮了。
>所以今天,我要告诉所有人:
>请不要再用我的伤疤,去点亮你们的道德灯塔。
>我要的不是怜悯,
>是平等的目光。
>是当我走过,
>有人会说:
>‘看,那是个普通的女孩,
>她有权利开心,也有权利不笑。’”
她停下,目光扫过台下,最终落在第一排的一位中年妇女身上??那是某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称她为“命运馈赠的奇迹”。
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晓宇收回视线,轻轻说了最后一句:
>“如果我的存在让你感到不安,
>那是因为你不愿承认??
>这个世界本不该让我出生就得挨打。
>所以别对我说‘真勇敢’,
>别用掌声填满你们的愧疚。
>如果你真的听懂了我说的话,
>请去做一件事:
>回头看看你身边有没有一个沉默的孩子,
>然后对他说一句:
>‘你在,我就在。’”
话音落下,全场再度陷入寂静。
这一次,不是因为震惊,而是因为敬畏。
三秒钟后,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持久,更沉重,更像是某种集体的忏悔。
她没有多留一秒。转身,走下台,步伐稳健,背影决绝。
后台,许风吟早已等在那里。他没有迎上去拥抱,只是递给她一瓶温水,轻声说:“你说完了。”
她接过水,喝了一口,点点头:“我都说了。”
“一个字都没少?”
“一个字都没改。”
他笑了,眼角泛起细纹:“你赢了。”
她摇摇头:“我没赢。我只是……活下来了。”
九点四十分,发布会结束。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这场“震撼灵魂的少年宣言”。热搜迅速攀升,“晓宇我不是礼物”冲上榜首,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亿。
但许风吟已带着她离开会场,驱车返回记忆公园。
湖面依旧平静。晨雾散去,阳光洒落水面,波光粼粼。他们并肩坐在石桥边,谁也没说话。
过了很久,晓宇忽然问:“许老师,你说……他们会听进去吗?”
“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他望着湖,“但重要的是,你说出来了。声音一旦发出,就不会真正消失。它会在空气里震荡,在人心底沉淀,也许十年后,某个孩子听到这段录音,忽然明白??原来我也可以不说谢谢,也可以愤怒,也可以只是存在。”
她点点头,从书包里拿出最后一张蜡纸,写下三个字:“我在此。”
折成纸船,亲手放入水中。
船浮着,随波轻荡,渐渐远去。
中午十二点,许风吟接到甘肃支教老师的视频电话:“晓宇家那边传来消息,村委会决定启动监护权评估程序,准备剥夺她伯父的抚养资格。县教育局也表态,将为她提供专项助学金,并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定期跟进。”
他转头看向晓宇。她正趴在长椅上画画,用紫色蜡笔涂满整张纸,像要把整个春天装进去。
“听见了吗?”他轻声说,“你的家乡,也开始变了。”
她抬头,笑了笑:“那我要回去教他们背诗。”
下午三点,苏念送来一份文件??是“声音邮局”新一期项目规划书。封面写着:“倾听计划?2024”。
“我们打算在全国设立二十个乡村倾听站点,配备录音设备和志愿者培训体系。第一个试点,就在怒江边上,李小禾的学校。”
许风吟翻开内页,看到一行备注:“每个站点都将设置‘匿名信箱’与‘回音角’,让孩子知道??你说的话,总会有人听见。”
他合上文件,望向窗外。
夕阳西下,城市灯火渐次亮起。远处高楼LED屏上正滚动播放一段公益广告:画面中是晓宇站在舞台中央的身影,背景音是她清瘦却坚定的声音:
>“我在,你就不是一个人。”
广告末尾打出一句话:
**“每一个沉默的孩子,都值得被听见。”**
他打开电脑,将今日所有影像资料归档,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晓宇的第一课?完整版”。
然后,他点开“声音邮局”后台管理系统,将她的演讲全文上传至公共频道,并附上一段留言:
>“这不是终点,是起点。
>从今天起,请让更多的孩子知道??
>你不必完美,不必感恩,不必坚强。
>你只要说出你想说的,
>这个世界,就必须停下来听。”
夜更深了。
他独自回到湖边,手中捏着一张新的蜡纸。上面什么也没写。
他把它折成船,轻轻放入水中。
船浮着,随波而去。
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孩子来到这里,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痛,他们的不甘与希望。
而这条河,正流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