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让各方都很满意的新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毕竟,愿种田者众多,无需逼迫任何人拿起锄头。
    那些不愿耕作之人,也并非无路可走。
    他们多半选择进城谋生,或投身修路筑桥修水库等浩大工程,凭一身力气养家糊口。
    恰逢大明如今百业待兴,正需无数这样的自由劳动力。
    无论是田间耕耘,还是城中打拼,这些新政带来的机遇,都让百姓真切地尝到了甜头。
    如此恩惠当前,他们又怎会不支持新政?
    怎能不感恩戴德呢?
    连那些衙役也不例外,对深政十分欢迎。
    朝廷推行“收支两条线”的铁律,严令所有收入归入国库,彻底堵死了他们过去随意敲诈勒索的门路。
    乍看之下,这无疑狠狠削了他们的油水,断了他们的生财之道。
    可陛下仁心宽厚,竟下旨将衙役纳入与官员同等的管理体系!
    若能通过考核转正,他们便可摇身一变,成为名正言顺的“官”。
    虽无品级加身,可比起昔日那卑微不堪的差役身份,这已是天壤之别,足以让他们心潮澎湃。
    过去,他们虽能仗势敲诈些许银钱,可那不过是朝廷不发饷银逼出来的无奈之举。
    即便如此,这点蝇头小利还时常被上司当作借口,有什么事便拿他们下手,当替罪羊处罚,板子落下来毫不留情。
    如今,他们却有机会堂堂正正领取朝廷俸禄,与老爷们平起平坐,做一个体面的“官”。
    这滋味,怎能不令人向往?
    想当年,他们好似后世某些国度里的黑帮喽啰,表面耀武扬威,实则日子过得窝囊不堪。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便是管束“黑帮”的“捕快”,呼来喝去,视他们如草芥。
    风光时,他们是老爷手中起夜的尿壶,随手拎来用上一用。
    无用时,便被弃之角落,蒙尘生锈。
    可如今,竟有了转正的曙光!
    虽非一蹴而就,而是需经一段时间的考察与磨砺,但只要希望在前,便有奔头在心。
    为了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衙役们一个个皆收敛了往日的嚣张跋扈,变得循规蹈矩起来。
    他们不再随意欺压百姓,反而在公务中兢兢业业,唯恐行差踏错,失了前程。
    一时间,各地衙门的风气焕然一新。
    昔日的乌烟瘴气被清风吹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肃穆与正气。
    新政如同一剂猛药,不仅治愈了民间的疾苦,也洗涤了官场的浊流,让大明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