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幕后之因!夏日里的惊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性挺身而出,借题发挥,言辞激烈地“逼问”杨士奇!
    却不想,又被陛下降旨斥责,犹如被拍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眼见已无路可退,再加上葛松本就脾气耿直,火气一上来,干脆选择死扛到底。
    “怼”完之后,要说他心中丝毫不紧张,丝毫不害怕,那肯定是自欺欺人。
    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亲自前来拜访詹徽。
    因为那位神通广大的“中间人”,虽未明确言明幕后的“大人物”究竟是谁,可葛松毕竟为官多年,心中多少也有了几分猜测。
    虽说不敢保证一定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
    毕竟,能在御史外放这件事上有话语权的,放眼整个朝堂,也就那寥寥数人,并不难猜测。
    此刻见詹徽毫无推诿之意,葛松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得罪杨士奇就得罪了吧,至少自己背后还有人“撑腰”。
    也无须太过惧他。
    在朝为官,理念之争、利益之争、意气之争,在所难免。
    谁又能保证永远不得罪人呢?
    凡事有得必有失。
    既然在朝廷上站了队,就不能再做“骑墙”之人。
    妄想两头讨好,当“不粘锅”,结局只能是两头都不讨好!
    葛松抬眼,略带审视地瞥了一眼那看似“和蔼可亲”的詹大人。
    而后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叠信件,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詹大人,这段时日,都察院收到了诸多狂妄书生的来信。”
    “信中皆是恳请都察院代为呈递给朝廷,强烈要求在大明境内推行新税制的请愿书。”
    葛松神色凝重,语气中满是愤慨:“信里所言,尽是对朝廷的恶意诽谤,对圣上声誉的严重诋毁,内容实在是不堪入目,令人发指!”
    “下官以为,倘若任由这些人肆意攻击朝廷,不仅会有损陛下的圣誉,长此以往,恐怕谣言亦会如野火般四处蔓延,致使人心惶惶,大明江山社稷亦将陷入动荡不安!”
    言语间,葛松满脸忧虑。
    “可就在今日,在都察院里,下官与政务大臣杨士奇提及此事,他竟然丝毫不在意,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容后再议。”
    提及此事,他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下官却坚信,上医治未病。”
    “灭火当在火势未起之时,稍有苗头,便应立即扑灭。”
    “倘若任由火苗肆意壮大,火势渐成燎原之势,届时再去扑救,可就为时已晚了!”
    “下官位卑言轻,与那位位高权重的左都御史、政务大臣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下官这一颗赤诚的忠君报国之心,天地日月皆可鉴之!”
    葛松挺直了腰杆,一脸坚毅。
    “今日下官便已与他起了争执。”
    “明日的大朝会,虽说陛下既定的议题是议论血书求救之事,但下官决定豁出去了,趁此机会,直接上奏陛下,恳请朝廷下旨,逮捕那些妄议国政,诽谤朝廷,诋毁圣誉的书生。”
    他双眸盯着詹徽,道:“下官今日前来,便是希望能在此事上,得到詹大人您的支持。”
    葛松已猜到此事的背后,就是詹徽在幕后推动。
    但他很清楚,这个级别的“大佬”,是不会自己轻易站到台前的。
    他既然要拜到对方的门下,获得对方的认可,为今后在官场上的前程铺平道路,那就必须自己主动上交“投名状”。
    主动提出上奏弹劾书生一事。
    闻言,詹徽并未立即回应。
    他神色平静地接过葛松手中的信件,缓缓拆开一封,细细看了起来。
    他的面上始终波澜不惊,不见半分情绪变化。
    待看完一封,又不紧不慢地拿起第二封、第三封,逐一看过。
    这才将所有信件轻轻放下,抬眸,目光如炬地望向葛松。
    “确实是满纸的诽谤之语、不实之言,如此诋毁圣上,写这些信的人,其罪当诛!”
    詹徽语气冰冷,话语中透着浓浓的杀意。
    微微停顿片刻,他话锋一转,语气中竟带上了几分赞赏:“葛大人勇气可嘉啊!”
    葛松一听,眼中顿时燃起希望之光,忙不迭地问道:“这么说来,詹大人是愿意在此事上支持我了?”
    “不急!”
    詹徽的回答出乎葛松的意料。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桌上端起一杯茶,轻轻放到葛松面前。
    葛松本就是个急性子,此刻心中更是焦急万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但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詹徽。
    可对方偏偏一副云淡风轻,悠然自得的模样。
    葛松暗感无奈,也深知自己表现得太过急切,有失稳重。
    当下,他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心神,缓缓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就在此时,詹徽终于开口了:“御史身负监察百官,弹劾不法之重任。”
    “官场的不良风气,需靠御史来匡正。”
    “朝廷的奸臣,应由你们御史来检举揭发。”
    “御史一职,责任重大啊!”
    说到此处,詹徽的音量稍稍提高了几分,神情也愈发严肃:
    “那些书生一派胡言,诋毁圣誉,固然可恶至极,当杀之而后快。”
    “但仅凭他们这些人,还不足以扰乱朝政,更动摇不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詹徽的语气越来越凝重,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真正威胁大明江山社稷稳定的人,并非这些狂妄悖逆的书生,而是在背后给他们做后台,为他们撑腰的人。”
    “这个人,就在朝堂之上!”
    詹徽目光如鹰,紧紧盯着葛松,似是有意观察他听闻此言后的细微表情变化。
    他口中惊人之语仍不停,继续道:
    “只有将这等奸臣铲除,大明朝堂方能稳定。”
    “大明天下,才能真正实现海晏河清。”
    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葛松心中猛地一凛,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连忙下意识地压低声音,紧张地问道:“詹大人的意思是?”
    詹徽双眸中骤然爆射出锐利的精芒,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人心:“书生诽谤朝廷,诋毁圣誉,由刑部去将其捉拿归案便是了。”
    “还不值得你堂堂御史为此大动干戈。”
    “你真正要弹劾的人,并非写这些信的书生,而是包庇他们的政务大臣,左都御史杨士奇!”
    “葛大人,你说呢?”
    房间里原本昏暗的光线,突然明亮耀眼。
    那是有闪电落下,照亮了大地天穹。
    转瞬间,闪电过去,天地又复归昏暗。
    葛松端着茶杯的手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了一下。
    杯中的水顿时顺着茶杯上沿直流而下,流到了他的手上。
    可他却浑然无觉,整个人都仿佛被钉在了原地。
    而此刻,外面天色暗沉,雷鸣电闪交织,如注的暴雨倾盆而下,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淹没!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