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都是恶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禾儿妹妹真的喜欢我吗?”
    萧夜辰小心翼翼地问。
    萧清禾抬眸横了他一眼:“怎么,阿兄是有什么隐疾,觉得自己不配被喜欢吗,那阿兄还来招惹我做什么?”
    “我没有隐疾,”萧夜辰连忙否认,“我的身体很好,我也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禾儿妹妹完全可以放心。”
    萧夜辰说完唇角止不住地上扬。
    禾儿妹妹喜欢他。
    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也足够让他欢欣不已了。
    见萧夜辰如此,萧清禾也有点想笑,但她绷住了没有表现出来,只淡淡提醒:“......
    雪落无声,长安城如被素绢裹覆。钟楼檐角悬着的铜铃轻颤,余音未绝,仿佛那首女子巡讲团远行时唱起的歌谣仍在风中流转。林氏伫立高处,锦袍上的铜铃随风轻响,三百义学之光连成一片,在雪地图上熠熠生辉,宛如星河倾泻于人间。
    她并未立刻下楼。寒气渗入衣襟,却压不住心头那一股灼热??那是十年隐忍、步步为营换来的曙光。可她也清楚,雪能掩路,亦能埋骨。今日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最沉的一瞬。
    沈知微自阶下拾级而上,脚步轻稳,手中捧着一封密报,封口以青丝缠绕,乃飞鸢营最高急令。“南诏阿?急递。”他低声道,“绣甲队截获一支吐蕃商队,搜出西域文书三卷,皆用龟兹文书写,经译者破译,内容直指‘玉册’并非伪造,而是……残缺本。”
    林氏眉心一跳。“残缺?”
    “是。”沈知微将密报递上,“据称,先帝遗诏原分五段,藏于三地。双凤铜印仅验其真,不全录其文。而今流出的两份伪诏,虽印章有误,但其中一段关于‘储君不得专权,须设参政共治’的条文,与敦煌藏经洞新出土的一片残简完全吻合。”
    林氏缓缓展开密报,目光逐字扫过,指尖微微发凉。
    那残简出自莫高窟第17窟夹墙暗格,由一名修缮僧人偶然发现。其上墨迹斑驳,唯存二十七字:“……社稷危,则参政摄令;非惟亲贵,布衣亦可临朝……”末尾赫然有一枚模糊印记,形似双凤衔珠,与她卧房暗格中的铜印轮廓一致。
    “若此言属实,”她声音极轻,却如刀刻石,“则先帝早已预见今日之局,甚至……早已为我铺路?”
    沈知微沉默片刻,才道:“裴承志临终所托,未必只是护你周全。他或许知道更多,只是不能明说。”
    林氏闭目,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雪夜。裴承志躺在血泊中,盔甲碎裂,右臂齐肩斩断,仍死死攥着她的手腕,唇边溢血,一字一顿:“……你要活着……替我看这江山……改一改那老规矩……”
    那时她以为那是遗言,如今想来,或许是一道无声的诏命。
    “传李芸娘回京。”她忽然睁眼,“不是召,是请。带上我的私印信符,走飞鸢道,不得经官驿。”
    “她已在赴泾州途中。”沈知微提醒。
    “那就追回来。”林氏转身,目光如刃,“她懂水利、断案、理赋,但她真正让我动容的,是她说‘火种不灭’。现在,我要她亲眼看看,这火种是从何处燃起的。”
    三日后,李芸娘在陇山道被截返。风尘仆仆,眉间凝霜,却无半分怨怼。见林氏于偏殿独候,她整衣下拜:“参政召我,必有重事。”
    林氏亲手扶起,引她至内室。屏退左右,从檀木匣中取出一方紫锦包裹的铜印。双凤盘旋,珠光隐现,印底刻着八个篆字:“天命维新,共理乾坤”。
    “你可认得此物?”
    李芸娘凝视良久,忽而双膝跪地:“我在敦煌家传古籍中见过拓本!先祖曾为太庙礼官,记载此印为‘摄政信玺’,唯有在皇嗣未定、国难当头时方可启用,持印者可代天子发令,百官不得违逆。”
    林氏点头:“此印自先帝崩后便失踪,直至裴将军战死前线,才由亲兵冒死送至我手。十年来,我未曾动用,因时机未至。可如今,有人打着‘忠君’旗号行篡逆之事,礼部侍郎伏诛不过是个开端。真正的清议余党,藏得更深,他们不在朝堂,而在宗庙、书院、族谱之中。”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我要你帮我做一件事??重建‘参政院女学’,不限出身,不论年龄,凡愿习政、法、算、工者皆可入学。课程不授《列女传》,只讲《贞观政要》《唐律疏议》《均田制考》。你要亲自授课,教她们如何拟公文、审账册、查冤狱、建堤坝。”
    李芸娘抬头,眼中光芒闪动:“您是要造一批……真正的官吏?”
    “不止是官吏。”林氏微笑,“是要造一批能撕开旧网的人。男子说女子不能治国,我们就让他们亲眼看见女子如何治国。你说‘火种不灭’,那我就让你来做那个点火的人。”
    李芸娘深深叩首:“愿效死力。”
    次日清晨,一道圣旨颁下:设“参政院附属女学”,暂驻国子监西隅旧馆,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