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做到接口比原本的金属强度还要高。
“真的可以搞定?”
汪勇智、曾哲明几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要是真能搞出低温共底的技术,那可不仅仅是解决燃料升级的问题,还能大大提升推进器的稳定性,减轻其重量。
没准现在需要三级推进的设计,可以减少为两级液体推进技术。
这样做可以大大简化整体设计难度。
至少,固体推进器的工作量全都可以省下来。
“九成八是可以的。”
李大国嘿嘿笑着回应道。
解决完燃料储存的问题,李大国着手分析液体发动机的结构。
汪勇智所介绍的这款液体发动机乃是发动机的鼻祖,换句话说,在李大国眼中,它就是个老古董。
后世的硕士课本中,这都是当做案例去教学的,完全没有先进性可言。
要想改进它,第一步还是解耦合。
将动力机械和控制系统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动力部分只考虑燃烧和提供推力,控制部分则是采用电研所的集成芯片和数字控制技术。
两者结合起来,不光可以大大简化发动机的结构,方便实时监控,还能大大提升其燃烧效率。
李大国想擦掉那副低温共底储箱的草图,却被曾哲明制止了。
他让助理,原原本本的摘抄到本子上,这才示意李大国继续。
“我们可以将推进器的控制部分全都摘出来,改用集成电路来控制,而集成电路可以加一套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时时将推进器的所有数据传送给地面,地面也可以灵活的控制发动机的运行。”
李大国一边做着讲解,将发动机的机构精简之后,描绘在黑板上,同时将控制模块的电路图也绘制了个大概。
在座的几位师兄看的眼都开始冒光了。
“大国,按照这个思路,咱的液体发动机岂不是能节约四成的零部件。”
“是啊,而且重量也能大大的缩减。”
“我看照这个设计,咱的推进器加大一下尺寸,都能打到月球去了,还有什么轨道发射不上去。”
“……”
师兄们忍不住都开始畅想未来了。
按照李大国的理念,推进器的工作量可以大大的减少,但是其性能却又能大大的提升,实在是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能提供的帮助也就这么多了,剩下的就靠师兄们发挥了。”
李大国将粉笔头丢到盒子里,拍了拍手,回到自己的座子上继续吃饭。
他刚想抓起一个馒头,却被麦冬细心的阻止了。
麦冬拿出手帕,仔细帮他擦了擦手上的粉笔灰,这才示意他继续吃饭。
旁边的几个师兄全都羡慕坏了,一个个抱怨自己没有如此贴心的安保。
“大国,这是你的创意,你可不能不管,下午跟我回火箭院帮着指导一下吧。”
汪勇智一听李大国要撒手,赶紧抱住不放。
他恨不得马上就把李大国逮到自己的火箭院里去做牛马。
“师兄,我下午还有课呢,你们先设计,有问题咱再商量不就行了。”
李大国颇有些无奈,他手里的工作又多又杂,还都很重要,实在是分身乏术。
“燕大的培训算什么,咱的推进器才是头等大事。”
汪勇智不肯让步。
在他看来,没什么比推进器的研发更重要的事儿了。
“不急于一时,那边的培训再有几天就完事儿了,忙完了我就过去帮忙总可以了吧。
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封闭,我每天得回家。”
李大国不忘说出自己的原则。
他真是对封闭开发有着极大的阴影。
“行吧,那你尽快。
对了,你们电研所的大型机,给我们火箭院也要上一套。”
推进器的研究同样离不开大量的科学运算,对大型机的依赖非常严重。
尤其是各种轨道的运算,简直全都是天文级的数据。
“老王,你们和我们航天院共用不就好了,还要单独部署大型机啊?”
曾哲明有些疑问。
之前的大型机只有一套,都是两个团队共用的,谁需要,谁申请。
“电研所的大型机性能那么好,关键还很便宜,还是单独部署一套比较方便。”
汪勇智说出了他的想法。
电研所的大型机连原来百分之二十的成本都没有,上两套完全不是问题。
而且这也可以大大提升两边的工作效率。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准备上课去了。”
一顿工作餐,吃了两个多小时。
李大国见时候不早,起身赶紧离开,他真担心走得晚了,再惹出什么事儿来。
燕大的课程也进入了尾声。
这几天李大国重点讲的全都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