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微米,到时候我愿捐出全部身家。”
李大国珍重的表示。
“军令状倒不至于,我相信你。”夏培晓重拾信心,“图纸的事仅限于咱们三人知道,再也不要外传了。”
夏培晓担心电研所的人知道了国外的技术,会影响士气。
“好的,夏教授放心。”
李大国和汤定远点头应允。
“还有,照片再洗一份给我,这份大国你拿回去研究,接下来的专题培训就照着这个80286进行。”
得知了对方的技术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可以照着技术进行模仿,这可比拆解几台进口的小型机强多了,而且还能大大缩短研发进度。
想想那十万米刀花的可真远,其价值还没这份资料的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田学林给的胶卷估值至少超过千万米刀。
“好的,我会好好准备的。”李大国答应了下来。
从夏培晓的办公室出来,已经是夜里11点了,他刚走出电研所的大门便被依着墙角站着的一个黑影吓了一跳。
“吓死我了,你怎么不进院子里。”
看清黑影是麦冬,李大国这才缓过神儿来。
“见你们在工作,没想打扰,你那大房让我来接你。”麦冬说话依旧冷冰冰,没任何表情。
电研所和陈庄全都有刘剑锋安排的安保,李大国的安全问题不大,所以麦冬今天没守着李大国,而是到军营里熟悉情况。
她也刚下山不久。
“秦文静自己怎么不来?”
李大国反应半天才明白麦冬口中的大房是指秦文静。
“她怕黑,害怕踩到粪便。”
这个年代由于没有路灯,晚上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而且满大街的都是各种牲畜的粪便,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你不怕?”李大国反问。
“怕过,不过有次执行任务在丛林里纹丝不动的爬了三天三夜之后就再也不怕了。”
麦冬难得的触景生情,对自己的过往提了只言片语。
“谢谢你……大半夜来接我。”
李大国原本是想感谢麦冬对他的信任与照顾,但总觉得有点太过于煽情,就随便找了个理由。
“你的特种作战训练方案写的不错。”
麦冬没接他的话茬,而是称赞了一句他的方案。
“能被麦长官认可是我的荣幸。”李大国调侃道。
“谢谢你为老兵们做的一切。”
麦冬的三句话完全不搭边,而且和李大国的对话也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但是李大国能感受的到,此时的麦冬多了几分对自己的欣赏。
可能是她在刘剑锋那里获取到了自己不少过往的传说,想必是口碑甚好。
谈话间两人回到家中。
听到院子里的脚步声,秦文静马上就隔着窗户问了句:“李大国,是你吗?”
“是,早点睡吧。”
李大国应了一声,便轻手轻脚的回到了房间。
忙碌了一天,满是疲惫,躺在床上,李大国却没有丝毫的困意。
他在思考该如何开始自己的专题培训。
按照夏培晓的规划,目前的计算机研发分成了芯片制造、软件、硬件三个大组,每个大组下面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或几个模块的研发与设计,零零总总的研发小组加起来估计得有三四十个。
按照自己的精力,每天可以讲两次大课,四个课时,因为备课还要消耗大半天的时间。
这两次大课如果各讲一个小组的研发内容,那么将所有的小组循环一遍估计也得多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覆盖到一次的效率显然太低了,照这种方式,将所有想讲的内容讲完估计小两年的时间就出去了,根本就起不到效果。
所以,面面俱到的讲授方式肯定不可取。
还是应该有所侧重,卡脖子的,着急突破的,可以快速赚钱的技术就可以优先讲,而边边角角,无关大局的技术就可以放到后面。
这样才能快速见到效果。
那什么是卡脖子、着急突破、快速见钱的技术呢,显然就是芯片制造了。
当下最难突破的技术是晶圆的掺杂,只要能解决这个难题,那芯片制造就可以顺利推进,接着便可生产低端芯片变现。
在芯片制造变现的同时,就可以考虑微处理器制造了。
对于微处理器制造,最难的还是结构设计。
因为现在的电研所全都是在闭门造车,根本没得参考,所以大家对各自的设计全都持摸索、待确定、未知的态度。
如果照着80286的结构照搬的话,那么效率必然能高出很多。
所以这块内容应该重点讲解微处理器的结构设计。
有了微处理器,紧接着最重要的就是板卡,而板卡中最重要的设计就是南桥和北桥两个芯片。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