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她终于明白了科学无止境的深层次含义,原来芯片制造背后还隐藏着如此众多的新技术、新学问。
她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从光学所挖几名骨干过来,先将激光和等离子的技术研究开展起来。
“科学无止境,我认为英特公司的摩尔定律也适用于我们电研所的每个研发小组,也就是说未来的每18个月,芯片的工艺也好、性能也罢都能得到成倍的提升。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这一目标持续努力奋斗。”
课程的最后,李大国用摩尔定律为其画上了小小的句号,摩尔定律是科技的研发规律,也是他对电研所,对每个小组,甚至是对每个科研人员的期许。
“小李老师,等咱的制造工艺提升到0.1微米,摩尔定律依然还会适用吗?”
课程结束后汤定远率先发问。
这六天来,每次课并不是说到十点半就结束了,下完课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得围着李大国问东问西,大家还给了他一个亲切的称呼:“小李老师”。
这些科研人员的问题可不像是初出茅庐的学生那般好应付,几乎所有的问题问的都很刁钻,有相当的难度,这也导致,李大国很少有在零点之前能回家的。
“肯定会适用的,咱不能以当前的技术去评估未来的工艺,可能未来蚀刻技术有瓶颈了,但其它地方又会有突破,就算全都没法突破了,但可能另一种颠覆式的技术又会诞生。总之只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就能至少保证出这一迭代的节奏。”
李大国自信的给出答案。
“小李老师,如果芯片的迭代速度是这样,那计算机的进步速度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吗?”夏培晓也亲切的叫着小李老师。
她关心的还是整体性能的提升速度,而不是某项单独的工艺。
“不敢当,夏教授您还是叫我大国为好,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也适用于摩尔定律,现在咱们的计算机是分模块设计的,其实每个模块的进步潜力都非常大,就以主存储器为例,当前是以K计数的,但若干年以后呢,诸位有没有设想过,如果主存储器的容量达到了G,那会是什么概念?”
主存储器的容量能达到G?在场的所有人全都露出无以伦比的震惊之色。
“再比如说夏教授您主导的双面磁盘研发,说不定未来的磁盘容量能达到TB呢。”
李大国这些天的言论太劲爆了,劲爆到好多人都分不清楚他所描绘的技术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里可以企及的目标。
在场的科研人员仿佛是置身到了一场一场的幻境之中,他们根本就不敢想象,如果李大国所描绘的技术如数实现的话,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吧,下一场专题,咱们开始探讨个人计算机的设计。”
李大国见时候不早了,于是不顾众人的不舍,结束了这次的讲座。
“大国,你脑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奇思妙想?”
回家路上,秦文静精神抖擞,兴奋的抱着李大国的胳膊好奇的询问。
现在是九月底,夜空虽然繁星点点,但由于没有月光,几乎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她怕踩到雷,于是便自然而然的搀着李大国的胳膊。
当然夜路黑可能也是个借口,她就是想挨得李大国近些。
因为讲堂上的李大国太有魅力了,简直犹如唐僧转世,在高坛上为人诵经传道,而她就是那个痴迷的女儿国国王。
“当我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习惯性会去想各种办法,就拿拖拉机为例,我当初就是想造一台拖拉机,没有铁那就自己炼,没有图纸就去买书,没有零件就自己造模具铸造。
其实造芯片和造拖拉机没任何区别,你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总会能找到方法的。”
李大国早就为自己那无师自通的学问找到了借口,造拖拉机的方法论适用于解释他任何的学问。
“骗人,拖拉机怎么能和计算机比呢,计算机比它的难度高了一千倍,一万倍。”秦文静依旧不太相信。
“再难的东西化整为零之后还是会有办法的。”
李大国一边解释,悄悄抓住了秦文静的巧手,她的手除了绘画功底超级棒之外,绵绵软软,让人浮想联翩。
难得的是,秦文静并没有抗拒,任由他拉着自己。
身后不远处的麦冬仿佛是察觉到了异样,身体跟着也绷紧了一下,暗骂了一声:“臭不要脸。”
当然她肯定特指的是李大国,通过这些天的接触,她已经和秦文静情同姐妹。
“李大国,你好像比我想象的还要厉害很多。”
秦文静此刻仿佛小迷妹一般犯起了花痴,原本她以为李大国只是在机械领域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和造诣,没想到原来机械在他那儿只是个业余爱好,芯片和计算机才是人家的主打强项。
可能自己的教授吴天铭都未必比得过李大国这个妖孽。
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技能更是差得太多了。
“知道厉害还不赶紧叫声师叔。”
李大国原以为他的调侃会换来秦文静的暴击,没想到听到的却是一声嗲嗲的“师叔。”
而且秦文静这声师叔是在他耳边叫的,李大国都能感觉到她吐气若兰。
“师叔想检查一下你的听课效果。”
李大国同样坏坏的在秦文静的耳边嘀咕。
麦冬实在是受不了这俩货在她面前拍电影了,还好这时到家了,她快速闪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怎么检查?”秦文静像是被施了定身术,站在大门内一动不动。
“当然是全面检查了。”
麦冬担心李大国的安全,借助自己超强的听力听着院子里的动静,可惜除了一阵窸窸窣窣,什么声音都没有。
“给不给检查。”
“嗯。”
“叫师叔。”
“师叔。”
听着院子里的悄悄话,麦冬一时有些感慨,大半夜的,这俩人怎么学习如此的刻苦。
九月的最后一天正赶上立冬,天气开始冷了。
李大国哆哆嗦嗦起床洗漱,吃罢早饭和秦文静一同赶往简易办公区。
“办公室搬了之后给你也留间公寓吧?”
李大国蹬着自行车询问后座上的秦文静,秦文静搂着李大国的腰,一改平时的大大咧咧,害羞的像个小媳妇。
“嗯。”
她很明白李大国的想法,六道沟离家远,天冷了往返不方便,公寓那边有暖气,而且也方便被李大国检查作业。
“那就说定了。”李大国突然将自行车蹬得飞快,秦文静则是用小拳头敲着他的背大喊:“傻样,慢点。”
俩人来到办公室,李广顺正在和李沛沛、夏培晓商量电研所的搬迁之事。
经过连续多日的赶工,电研所的科研楼和单身公寓终于可以交付了,他们在挑日子准备搬迁。
科研楼是三层的筒子楼,装下二三百人同时办公不成问题。
单身公寓交付了两栋,共计120套,人手一间也绰绰有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食堂还没完工,还需要用临时棚户凑合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