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意为此赌上自己的前途。
至于手术室的物资,他也从F国帮忙联系了一批,也在紧急运往国内,只是资金问题需要李大国协调。
几个电话打完,李大国感觉手术室的搭建应该算是稳了。接下来就看能多快将其建成了。
他将消息和麦冬同步了一下,并建议将半夏也暂时接到帝都,好让戴克嵘能全面做次检查。
商量完治疗事宜,秦文静的电话也打了过来。
她临时在电研所找了间房间,已经在进行基础装修了。
但是这只能应付临时手术的事宜,后续还需要进行医院的规划,为此她和李大国商量医院设计的事宜。
李大国不太想照着后世的高楼大厦进行设计,毕竟,这个年代,电梯是个稀罕物件,而且特种水泥也比较稀缺。
为此,他想借鉴后世水果公司那种环形的设计理念,将医院设计为一座环形建筑。
环形建筑的八个方位各建一栋底层的楼宇,楼宇之间通过通道进行连接,这样做占地面积虽然大一些,但病人就诊会非常的方便。
秦文静听后,当场就同意了这一理念,高兴的放了电话设计去了。
李大国则是前往燕大洽谈计算机捐赠、手机项目落地以及编程培训的事宜。
原本他以为,接见自己的顶多也就是杨立明这个老熟人了,不曾想到了之后,才发现,燕大的代校长张龙祥居然亲自进行了接待。
张龙祥刚上任燕大校长,着急点自己的三把火呢,没想到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电机研究所居然又是捐赠计算机,又是带资、带技术的支持手机项目。
这让他怎能不开心。
尽管杨立明已经提前为李大国做过铺垫了,说他是田学林的关门弟子,说他年轻有为,说他为人低调,可当张龙祥见到李大国本人的时候,还是被他的年轻给震惊到了。
这样的年轻人,原本也就是刚上大学的年纪,没想到居然是夏国小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发明人之一,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李大国同志,欢迎来我校指导工作。”
张龙祥没有因为李大国的年轻而有任何的轻视,给足了场面。
要不是知道李大国不方便高调示人,他恨不得将分管负责人全都招齐,顺便在邀请几名记者做几篇报道。
“张校长客气了。”
李大国谦虚的回应到。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大国开门见山。
他保证三个月内会将之前答应的一百台计算机如数捐赠到位,同时还会为信息学院带来无线通信和数据库两个新兴项目。
这两个项目,电研所和长山半导体厂会联合提供各类硬件支持、资金投入以及最终产品的运营推广,而燕大需要提供配套的科研团队承担其中的程序设计及研发。
当然,程序开发方面,电研所也会持续派遣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便燕大的科研团队能够对计算机编程快速上手。
李大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是电研所持续缺少人才,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借着米馨的背景,快速将无线通信项目落地。
于公于私,全都是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