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不能不被关起来?”
李大国见拒绝不了老师的武断要求,退而求其次。
他这一世之所以连大学都弃考,就是不想再过之前的吃土日子,至于搞科研,能支持还是得支持的。
“你们的电研所保密要求要是能达标,可以考虑将其中的电子部分放在电研所内搞。但是参与项目的核心成员,原则上不允许出电研所。”
田学林也算给足了自己学生面子,这样做对于李大国来说等同于没有限制自由。
“好吧,现在可以说项目了。”
李大国最终妥协了,毕竟现在夏国正是各项技术成型的关键期,能帮忙也是好的。
“通信实验卫星实则是军民两用,民用方面包括电话、电视、广播等各项通信实验,军事方面则包括通信、遥测、遥控、跟踪等测试系统。大国同志,你认为采用1微米工艺的话,一颗卫星是否能涵盖这些功能?”
李大国厚着脸皮和自己老师讨价还价的情形让孙佳东忍不住想偷着乐。
看来妖孽般的学生也有令人伤脑筋的地方,起码这不服管教的劲儿就够老田头疼的了。
不过此刻他更关心1微米工艺能对卫星的电子设备支持到什么程度。
“我认为民用方面,可以将实验两个字去掉,卫星可以照着5000路双向电话,12个电视频道转播进行设计,至于军事方面,就看咱们遥测和遥控的技术成熟度了,电研所的制造工艺,可以确保设备的大规模集成。
再有就是,我建议增加定位、和导航功能的测试。”
李大国深知定位和导航的重要性,这就相当于所有的军民设备的眼睛,如果没有自主的定位导航,这些设备就等同于瞎子。
当前阶段正是启动这些项目研究的最佳时机,推进慢了以后又得被卡脖子。
“定位和导航是不是太早了,据说米方要持续投入200亿米刀进行导航与定位系统的研发,这对于咱们来说太过于不切实际了。”
听完李大国前半段的介绍,孙佳东和田学林同时露出欣喜的神情。
可是对于后面的定位、导航系统,他们还是满脸的担忧。
这两个系统不是不想搞,是太烧钱了,简直是个无底洞,十年八年的都未必会有成效。
而且夏国现在太缺钱了,能勉强把实验卫星送上天已经够劳民伤财的了,如果再加上定位和导航,有可能会拖垮整个项目。
“额,如果上面能支援电研所五百名科研专家的话,兴许用不了200亿米刀,两亿就够了。”
李大国舔着脸开始要资源。
事实上,微处理器和小型计算机的项目体量丝毫不亚于定位导航系统。
前前后后,上面也不过给了一百多名专家外加五百万的投入。
到现在,电研所不光是硕果累累,同时也诞生出一个又一个日进斗金的商业项目。
“想屁吃呢,专家顶多再给你两百名,资金投入一千万。”
孙佳东不知道李大国的老底儿,田学林还能不知道,他知道自己的徒弟明显是又在坐地起价呢。
照着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项目,两百人外加一千万肯定少不了。
“老师,不带你这样坑学生的,人家汪守忠搞个半导体厂还五千万呢,咱这可是上天的项目,低于五千万没法做。”
李大国还想为电研所争取一下。
今年的电研所依旧是烧钱的一年,而且他还想修条高速公路呢。
“最多一千五百万,再多想要一分,就等着去大西北吃沙子去吧。”
田学林一句话,李大国马上就怂了,哪怕是让他捐赠一千万,他也不想跑到大西北去。
没准再出来,米馨和秦文静的孩子都会跑了,而且还不是自己的。
“那二百名专家可得尽快到位。”
“老田,一千五百万能行吗?”
师徒俩讨价还价的方式把孙佳东都看愣了。
一般情况下,米方率先搞出来的成果,夏方要想超越,经费方面至少得比人家的多出一倍甚至更高。
像今天这样,能从二百亿砍到一千五百万的情况,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么点儿钱,估计连个实验楼都搞不起来吧。
“老孙,你可别小看了我这小徒弟,鬼精鬼精的,你猜猜咱们搞的计算机前前后后一共花费多少?”
田学林故弄玄虚的让孙佳东猜,旁边的李大国则是一脸的苦笑。
自己就这么点儿底牌,全都被老师无情的揭了出来。
“至少也得几亿吧。”
孙佳东凭直觉也知道,这种遥遥领先的技术研发投入肯定少不了。
“你再猜?”
“五千万?”
说出这个数字,孙佳东自己都不太相信,他过手的项目随便挑出一个来都得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但是论成效肯定比计算机的发明要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