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二人,就知道他们软件组最近没少熬夜加班。
估计其工作强度,不亚于后世那些牛马。
不过这些全都是自发性的,南山村的工期虽然紧张,但李大国也好,李沛沛也罢,从来不曾强压过任何一个团队的工期。
搞研发全靠主动和自觉,尤其是对于计算机和软件,只要是一开始工作,就会情不自禁的上瘾,往往不知不觉就干到了后半夜。
“可视化操作系统预计十月份面世,不过必须装在带有固态存储的计算机上才能运行,单单是软件部分就需要5M的存储空间。
南山文档处理软件已经开始内测,下个月发布问题不大。
再有就是绘图软件,也已经开始内测了,目前可以支持电路图、建筑施工图、机械设计图的绘制,不过打印的设备需要从倭方进口。”
绘图软件由于微处理器组和航天院那边要使用,所以邱伯军将工期定的非常紧。
还好,马上就会有产出了。
但是南山村没有自主的打印机技术,尤其是超大型纸张的打印。
只能依赖于进口。
这让李大国很是头疼,还好现在还没进入互联网时代,要不然,这些核心的图纸,分分钟就泄露出去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打印机的研制也势在必行。
“辛苦了,你们人手现在够用吗?”
李大国最担心的还是编程人才,如今这个年代,会操作计算机的人都是少数中的少数,何况是编程。
就电研所这批编程人才,估计差不多都占到全国的七八成了。
“现在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当下正在进行的软件还好,但要是再研发新的软件肯定是没精力了。”
软件的开发不同于流水线。
研制出来之后,还会有持续的维护和升级工作。
眼下的三百多开发人员,除了要开发微处理器、主版卡、各个芯片的驱动程序之外,还要进行操作系统、可视化操作系统、文档处理、绘图软件的开发,已经超出自身的能力太多太多了。
即便是当今的软件规模不大,但也挡不住软件数量众多的现实。
“要不,八月份的时候,咱多招两个软件班?”
李大国突然想到了前几天半夏刚说的电研所的招生计划。
既然编程人才如此的稀缺,那何不多开两个班,自主培养呢。
以目前邱伯军和杨援朝的能力,带一门编程课绰绰有余。
如果再挖几名基础课的讲师或教授,那不就可以开班授课了吗。
想到这里,李大国目光灼灼的看向对面的二人,邱伯军则是满脸的不自信:“大国老师,我开学才读大二啊。”
自从来到电研所,邱伯军算是彻底和大学拜拜了,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
虽然他这一年多进步非常的大,但要是开班授课,那着实有些夸张了。
即便是他敢讲,估计也没人肯听啊。
“怕什么,达者为师。再说了,有一堆大教授在后面给咱撑腰呢,问题不大。”
说干就干,当下,李大国便拉着邱伯军找到了李沛沛,要将现有的招生计划再扩两个软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