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新任一把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沛沛自然也希望电研所能多招些学生。
    不过,硕士博士还好,但本科教育涉及到基础教育。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基础学科需要有额外的老师。
    以电研所当前的情况,肯定没有精力教授这些课程,需要有额外的讲师和教授。
    目前,各个大学的教师资源非常短缺,要挖几名讲师并不容易。
    言外之意也很明显,就是说本科教育可以开。
    你得找到足够的老师。
    而且,这些挖墙脚的坏事,我们不干,得李大国你亲自出马。
    “我找田老师问问吧。”
    李大国无奈的接了这个差事。
    这对他来说也算轻车熟路。
    电研所这些国宝,哪一个不是他费尽心思搞来的。
    只要人来了就好办,怕的就是连来都不来,那可就麻烦了。
    “大国,正好你在呢,大型机的设计方案你也帮着把把关,看看有需要补充改善的地方吗。”
    虽然在一个楼层办公,但逮到李大国一次可真不容易,李沛沛几人正好在聊大型机的研制方案,肯定不能轻易放李大国离开。
    大型机总体是按照李大国最初的概要方案在进行设计,而且采用的是最新的1微米制造工艺。
    而且使用了多核心、分布式算力的最新理念,其意义不亚于要上天的卫星项目。
    “我没太多意见,如果可以的话,咱电研所最好也制造一台自用。”
    同为科研单位,电研所的数据运算量也不小,尤其是最近又加了不少研发小组和科研课题。
    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我们早想过了,这一代大型机就算了,等下一代微处理器制造工艺成熟之后再说吧。”
    夏培晓从旁补充道。
    电研所的大型机消息早就在科研圈炒的世人皆知。
    除了航天院,现在还有好几个单位排着队等着购买呢。
    按照李沛沛、夏培晓等人的意见,先满足外需,之后技术再成熟一些,电研所再上性能更好的机器。
    李大国思索了一下,认为也没什么问题,点头附和。
    交流完招生计划和大型机,几人又针对电研所最近的一些研发组、科研课题交换了一下意见,确认没什么遗漏之处,这才放李大国离开。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李大国闭门不出,专心搞起了中成药生产线的设计。
    相比较西药的产线,中成药更注重的是配方,其生产加工的方式无非就是药丸、颗粒、汤药等成品。
    其生产流程大概包括烘焙、粉碎、研磨、蒸煮、萃取、提纯、成形、包装等若干环节。
    而且这些环节还分为大型设备和小型设备两种。
    大型设备用于医药产线,小型设备则是用于医院的门诊。
    李大国不懂医学,但只要是机械有关的事情全都难不住他。
    只不过三四天的时间,一份份设计图便跃然于纸上。
    可惜当下还是采用的手工绘制方式,要换成电子制图,再加上高精度的数控机床,那就更完美了。
    李大国很满意自己的作品。
    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杜俊彦,想将项目实施的事情安排下去,不想杜俊彦正在交接事务。
    这些活儿以后就都得靠赵海生和杜艳梅了。
    赵海生是冀北机电学院的机械专业大专毕业,当初也是第一批分配到陈庄的大学生。
    当初他之所以选择服从分配,其主要原因还是他的老家就是上寨村的。
    而且是上寨村自77年之后的第一名大学生。
    原本他只是想找个离家近的地方工作,既可以赚钱养家,还可以照顾老人。
    不曾想这个选择也算是撞了大运。
    如今的他,在同学圈里算是混的最好的人。
    不光收入远超自己的同学,而且现在还混成了整个工业区的一把手。
    这种发展速度,简直犹如做梦一般。
    而且,自始至终,他都对陈庄、上五村,甚至是李大国充满了感激之心。
    之前,上寨村经历洪灾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要不是有李大国带着南山村果断的救灾之举,说不定自家的老人、弟妹,能不能保住都说不定。
    这种感激之心,让他在工作中更是加倍的努力。
    自打他加入陈庄的机械研发中心开始,一直便夜以继日的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这也是李大国的各项计划能顺利实施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是上下一心,单靠李大国自己和他的图纸,离成事还远着去呢。
    当然,他也有遗憾的地方。
    想当初选择回陈庄发展,他和女朋友闹了很大的矛盾。
    因为,所有的大学生都在奔着大城市、大厂、好单位努力,只有他一人选择了回自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