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路上,刘启的情绪都算不上很高。
王?看着他无意识抿住的嘴角,无奈地两手按住了他的脸颊,逼着刘启回神,与她四目相对。
“东阳侯多年驰骋沙场,老当益壮。不过是小小一场疾病,不会有什么大碍的。殿下不要如此紧张,好吗?”
王?知道她在说假话。
她不记得张相如到底是哪一年去世的,但她记得刘启应该还有一位太子太傅万石君石奋。这就为东阳侯此次重病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再怎样的假话,都应该有一个人来说,刘启眼下需要的就是这样哪怕苍白的安慰。
刘启看着王?含着担忧的脸,伸手握住了王?的手腕。
王?原先就不是什么轻盈纤细的人,她孕期到了中后期,就再没有了前期那样剧烈的反应,曾经一度消瘦下去的肌体,也慢慢被她有意识补充了回来。
于是刘启此刻握上去,他的掌心感受到的是丰盈着血气的弹性皮肤,是细腻与光滑之下,她平稳而有力的脉搏。
刘启默默感受着这样稳定的脉率。
王?看着他一点点放松下自己僵硬的脊背。
“??我让缇索去请太仓公了。“
张相如这场重病来得突兀,还不知道有没有把肉刑一事之后,同样定居长安的淳于意请到府里,让索帮忙就算有备无患。
她安抚地顺着刘启的脸颊往后,手指穿过他的黑发,缓缓按揉着他后颈的部位。
“殿下应当要相信太仓公的医术。”
缇索的医术,在侍奉窦漪房的女医,甚至现在太医监的众医者中都是最高明的一等。而她尚且还没有敢说自己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太医监的医者们,在知道淳于意广收门徒,悉心教导之后,哪怕有性情偏激,敝帚自珍,不愿让他人学艺的人,自己都私下里都对他的府邸拜谒不绝。
论当世名医,淳于意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
太子闷闷地应了她一声。
“东阳侯多年来征战沙场,身上的暗疾本就不少。只是此前天下承平,才一直平安无事。”
“但此前匈奴来犯,东阳侯以大将军身份披甲挂帅,追除胡虏几月余。虽然战争当中没有大的奋力搏杀,没有与敌军顽强厮杀。”
“但是,殿下,匈奴是入寇我大汉,且最危险的时候一度迫近长安。面对这样的敌人,东阳侯恐怕这几个月来,没有一日能真正完全安心入睡,一直都专注于如何将匈奴完全驱逐出去,真正意义上的马不停蹄。”
“君侯本就年事已高,身怀暗疾,偏偏又如此剧烈消耗自己的心力,一朝安寝,便是积重难返。恐怕......”
淳于意长了一张很符合众人想象里医术高明之人的脸,鹤发白须,面容沧桑,他也确实是当下公认的医学大家。所以当这样的名医,一脸为难且悲悯地对刘启这样劝慰时,巧舌如王?,也只能沉默地在一旁握住太子的手。
一双在不受控制轻颤着的手。
缇索同样半是愧疚,半是哀怜地跟在淳于意的身后,她看着所有人,表情僵硬的太子,面露担忧的王?,以及听到此语,悉数通红了眼眶,泪水满面的张家人。
“......是老臣无能啊。”
淳于意最后还是将“大限将至”这个词汇吞没了下去,只叹息着自己的医术还不够高明。
他年轻的时候,意气轻锐,既学扁鹊脉诊之法,所以慕效扁鹊能仅观面色而断桓侯无救的往事,喜欢直接根据脉象断言病人的生死。又因为医术精湛,很少有出错的时候,所以连陛下召见他时,都要好奇询问他是否真的能够决死生而无误。
但他老了,他自己也在大灾大难中经历过一次洗礼。那些对他产生怨恨要他被施加肉刑的人,除却被拒诊的王公,淳于意后来才知道,还有很多被他断言无救,最终死去的病人们的亲朋好友。
所以淳于意反而不敢再像曾经那样“铁口直断”,直接张口就道一个人药石罔医,几日之后便是临终日期。他开始重新正视病人家属的痛苦,学会了怀柔。
“老臣知道一些缓解病痛的法子,淳于意对着张相如已然泣不成声的老妻,和她身边同样满脸泪水的长子张殷,缓缓道:“也许不能够让君侯再多活些时日,但可以让君侯最后能够过得更舒服一点。”
张殷擦了擦眼泪。他已经称不上年轻了,父亲的离世,对于像他这种快要知天命的人来说,心里其实已经慢慢做好了准备。所以在真切悲痛的同时,他意外是在场中较能接受这个残忍事实的人。
“好。有劳太仓公。”
他一下子拜倒,咬牙给淳于意结结实实地叩首至地,额前迅速青紫起一片,鲜血从被地上石砾划开的小口子处涌出:“小子希望家父最后能够平平静静的。”
“唉......你不必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