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带我长大。那时候,我们村小学的老师很少,很多同学都辍学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志愿者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他带来了电脑,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他告诉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她抬起头,眼神坚定:“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王明看着她,心中泛起一阵涟漪。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孩的梦想,更是一种传承??知识的火种,正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
“好。”他合上资料,露出微笑,“我给你一个机会。下个月,我们有个赴肯尼亚的教师培训项目,如果你愿意,可以加入。”
林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真的?太好了!”她激动地点头,“我一定会努力的!”
“别急着高兴。”王明笑着提醒,“那里的条件可不比北京,没有空调,没有Wi-Fi,甚至连热水都不一定有。”
“我不怕。”林雨坚定地说,“只要能帮到孩子们,我就满足了。”
王明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他,也是这样,怀揣着对世界的憧憬,踏上了留学之路。而如今,他正用另一种方式,将这份希望传递给更多人。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林雨的培训已经进入最后一周。
在一次模拟教学演练中,她扮演的是一位在缅甸支教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由艾莎扮演的当地孩子。课堂上,孩子因为语言障碍显得有些拘谨,林雨没有急着纠正她的发音,而是耐心地引导她表达自己的想法。
演练结束后,王明点评道:“你做得很好。真正的教学,不是纠正错误,而是激发兴趣。你没有让她感到压力,而是让她愿意开口、愿意尝试。”
林雨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谢谢王老师。”
“你已经准备好了。”王明看着她,语气坚定,“下个月,你就正式出发,前往肯尼亚,参加教师培训项目。”
林雨眼眶微红,轻声说:“我会努力的,不辜负您的信任。”
---
出发前的那天晚上,王明给她发了一条消息:
>“记住,你不是去改变世界,而是去理解世界。当你真正理解了孩子们的需求,你就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
林雨回复:
>“我会记住的,王老师。我会成为那束光。”
---
夜色深沉,王明站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繁星。
他知道,明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时,他将继续踏上这条通往世界的路。
因为,在某个角落,总有一个孩子,正等待着打开属于他的那一束光。
而他,愿意为他们点亮这束光。
---
第二天清晨,王明照常来到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他的邮箱里已经堆满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合作意向书,还有各地教师培训项目的反馈报告。
“王老师,”助理小李推门进来,“秘鲁那边的教育部门希望我们尽快派遣一名技术专家过去,协助他们搭建本地服务器。”
王明点了点头:“让塞拉准备一下,她对AI模块的优化最熟悉。”
“好的。”小李应声离开。
王明打开电脑,点开一封来自肯尼亚的邮件。发件人是当地的一位教师,名叫卡米拉。她在邮件中写道:
>“王老师,谢谢你们送来的教材和设备。孩子们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地球自转的样子,他们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有个小女孩问我,‘我们也能去太空吗?’我告诉她,‘只要你愿意学习,就一定能。’”
王明读完,心头微微一颤。
他回复道:
>“卡米拉老师,谢谢你们的努力。孩子们的问题,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会继续支持你们,直到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
---
几天后,王明接到了林雨从肯尼亚发来的第一条消息:
>“王老师,我到了。这里比我想象中还要热,但孩子们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王明嘴角一扬,回复:
>“欢迎来到新世界。别忘了,你不是去改变他们,而是去理解他们。等你回来,我听你讲那些星星的故事。”
---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明的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他们不仅在非洲、南美和东南亚开展项目,还开始与中东和东欧的教育机构建立联系。每一次成功的落地,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而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王明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桌前,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安排下一次的培训计划,与团队成员讨论技术升级方案。
“王老师,”塞拉在会议中提出新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将VR技术引入课堂,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学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