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你没办法去说服自己把妄想停下来。
现实的生活就是,每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一定会打妄想,你怎么样把妄想停下来,就是各凭本事了。有的道法的确是速度很快,真的是有差别,但是有些道法速度就慢一点,就这么个情况嘛。所以说要好好学习,是吧?因为你值得。
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愚痴。反正我们现在就是这么一种情况,“业障深重,求出无门”,那你现在要找出出路,为你的生命找出路。那么每一部经讲的不一样,你怎么把它整合起来?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
【学员提问】师父慈悲!弟子代学员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师父说到,不要刺激阿赖耶识,让业力可以沉淀下来。学人觉得“刺激”跟“沉淀”这个文字相有一点抽象,是不是请师父可以详加解说?阿弥陀佛!
【师父答疑】阿赖耶识的业力是一个种子的状态,也就是它是一个睡眠的状态,所以你可以说它有,也可以说它没有。这个房间里面这个人睡着了,他已经没有作用了,你说他没有也可以。你只要悄悄地走过去,他对你来说就没有,但是你要把他叫醒了,这个事情就复杂了。
那么临命终的时候,是什么去唤醒业力呢?就是颠倒妄想,就是临命终的时候你还打着娑婆世界的妄想。当然,每一个人打的不一样,有些人打的是财富的妄想,有些人打的是名声的妄想,有的人打的是六亲的感情的妄想……各式各样的妄想。但是你只要打这个妄想,你就会去触动,或者说是去熏习(专业名叫作熏习),就是熏习这个业力,让这个种子变成现行位,得果报。
那到底你应该怪业力,还是怪妄想?你认为呢?怪业力也没有用,因为业力你改变不了,我们现在修行,你只能改变妄想。如果你改变业力,你没办法改变了。业力没办法改变了,那要修到什么时候?所以不要刺激它,就是说,你临终的时候不能让念头往娑婆世界的方向走。
其实说实在,一个人死亡到来的时候,只有一句话要记住,只有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真的。你看一个得癌症的人,我在想,他老是想他的过去跟现在,他为什么不想想未来呢?诸位!你这个房子破旧了,你应该想想你下一个房子,你怎么去想这个房子以前怎么样?你想以前的事有什么用呢?你看,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他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他一定是回到过去了,他回想过去。你向前看多好!向前看,我从现在开始,“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你想想你的未来多好。净土宗本来就是活在未来,但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死亡的时候还是会去回顾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个在家居士,我们去给他助念的时候开导。他子女说,欸,师父啊,我们子女要跟父母亲表达孝心,跟他讲几句话。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做,你害死他!你跟他表达孝心?他这个时候要保持正念呐。你这么一刺激他,你一讲,你触动他的感情,他本来要走了,结果他走不了。他走不了,业力推动他,他就会矛盾,结果就容易起颠倒。再大的修行人都经不起这种感情的刺激。
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所有的亲人都要请出去。你们这些人肯定要坏事的,都出去,讨厌的人、喜欢的人都要出去,最好是不认识的人进来助念。就是你不要刺激他的感情,让他的心“送想西方”。反正因缘和合,你这个人生要结束了,你要面对现实。现在我问你,这个水泡要破了,你去问为什么这个水泡要破,有意义吗?你要去想下一个水泡。
所以,临终的开导就是做这件事情,就是让他的心,老是回忆过去的心,忆念下一个因缘。你想想极乐世界多好啊!你这个房子又破、又漏水,有什么好留恋的?下一个房子多好啊!让他欣求极乐。如果这个人没有成功地去念想西方,他只要回头看,这个人就叫作刺激业力了,第八识就等着你了,你就启动了第八识的开关。它本来在睡觉,是我们把它唤醒了。你一天到晚打娑婆世界的妄想,念想娑婆,那你就把第八识给唤醒了。刚好,感应道交。这也是感应道交,跟生死业力感应道交。所以,业力咱们惹不得,只能让它沉淀。
真的,说实在,我们现在没有本事惹业力。等到你初地的时候,业力对你来说叫作顺逆皆方便。它表面上是伤害你,对你来说就叫方便。你看,某一个人毁谤你,但对佛陀来说,毁谤他,就有办法度他。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说,业力就是业力。所以我们现在就是怎么样呢?业力这一块,我们现在没办法处理,所以就是先不要处理,把它打包起来,叫带业,先把它送到极乐世界去。
什么时候再来处理?回入娑婆度有情。你那个时候成就不退转的初地,回入娑婆,诸位,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你那个时候有方便力、自在力,那业力怕什么?业力对你来说那叫作如梦如幻,是吧?咱们现在这个时候不能碰业力,咱惹不起啊,让它沉淀,是这个概念。就是娑婆世界已经无解了,赶紧撤,知道吧?咱惹不起它。什么时候可以来处理呢?回入娑婆。不着急,等你回入娑婆,你成就法身菩萨的时候,那人生的恩怨对你来说顺逆皆方便,都是你度化的方便。
所以这个地方,“不要刺激它”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让它沉淀。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