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接到了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然后再打开。娑婆世界的莲花合起来,然后你连人带莲花就到极乐世界,就打开了。
打开以后出现了四件事情:第一个,光明。你观想五百色的光明来照耀你,当然这个地方消除罪障。第二个,眼目开想,见诸佛菩萨满虚空中。见到极乐世界的正报的庄严,佛菩萨庄严。第三个,看到依报庄严,水鸟树林及诸佛。就看到水鸟树林,八功德水、鸟、树,这个鸟跟树都在八功德水附近活动,我们前面说过。第四个,演说妙法。
也就是说,念想,可以透过这样一种莲花合想、莲花开想,然后见到光明,见到佛陀,见到依报,然后演说妙法,来做一个总持。“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你就算离开佛堂,也想办法让这个念想能够相续下去。
我们看最后两段,总结。
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你经常能够做此事,作莲花合想、莲花开想,就等于是慢慢慢慢地去念想极乐世界。这个就是普往生观,第十二观。那么无量寿佛就慢慢地随着我们修行的功力“化身无数”,跟十方诸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心力就慢慢地感动佛力。
乙二、举颂劝修
我们看举颂劝修。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这个是整个《往生论》讲完以后天亲菩萨做总结。我们学习这么多的念想,庄严想、功德想、成就想,并不是成就人天福报,为了要往生、见到弥陀佛。能够往生安乐国,见佛、往生。
前几个月,在莲因学院斋戒会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问我一个问题,说这个往生有没有征兆,有没有往生的征兆?说这个人一直修修修,什么事情都有个征兆嘛,这个人看得出来,哦,往生的征兆出现了。我觉得是有征兆的,两个征兆:第一个,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
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人的六根开始往内收,他六根不太活动,人生就随缘了,他的感受轻薄了。就是说,他以前遇到这件事情会很快乐,现在也会很快乐,但是没那么快乐;他以前遇到这个事情很痛苦,但现在没那么痛苦了。就是他对整个得失的感受轻薄了,这是第一个征兆。他对娑婆世界的攀缘的力道薄弱了,就代表娑婆世界的业力开始沉淀了,这是好现象。而且是怎么样?一年一年地进步。你今年比去年的六根淡薄了,明年比今年的六根淡薄了,它已经形成一种增长的趋势了。这是第一个往生的征兆,你的生死业力随着你六根的收摄开始轻薄了。
很多人不重视都摄六根,他一开始就想要净念相继。诸位,往生是要做两件事情的,你不是往前看而已,你要处理你的过去。很多人他不处理过去的,就是说,他到了佛堂就很专心地忆念佛陀,忆佛念佛,但离开佛堂就恢复本来面目,该攀缘还攀缘。你这样子得修到什么时候啊?!
往生是一种生死业力跟往生愿力的拉扯。咱们今天不是从零开始。我再讲一次,我们是一念心性本来清净,在娑婆世界打滚太久了,累积很多的业力跟妄想,然后再要求往生的!你对过去一点都不需要处理吗?所以一定要带业。我们净土宗永远要记住,你不是求往生而已,你要注意让业力沉淀。所以这个都摄六根很关键,你六根收起来,你的妄想就收起来;妄想收起来,你生死业力就沉淀了。就这么回事。
我讲一句话,跟所有六十岁以上的人共勉,年轻人这句话暂时不要听。咱们到了一个年纪,记住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这句话你体会一下。当然年轻人这句话不一定要听。因为,好事,当然你起善念,但是你起善念的时候很可能会动你的攀缘心,你得不偿失。你为了成就这个善业,却破坏你的心性!按照净土宗的角度,心理素质比业力更重要,你真的得不偿失,所以印光大师要年纪大的人少管闲事。
当然,圣道门对我们净土宗这一块是有点意见:你们净土宗都是少管闲事,那事情怎么做呢?诸位!你要想想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关键时刻,你做事情不急着这个时候。你回入娑婆的那个时候,可以做广大佛事,所以这个没有对错,因为净土宗临终的要求比圣道门更高。
圣道门的目的只是求增上生,他怎么需要保持什么正不正念呢?他临终只要修皈依就够了。他根本就不需要离开娑婆世界,所以他不需要让娑婆世界业力沉淀,他只要保住人天。所以我觉得,修圣道门的不能过度地要求净土门,因为咱们两个是不同传承。我们今天可是要离开娑婆世界,你是想要继续流转的,这两个标准本来就不一样。我们净土宗的规划是回入娑婆再来行菩萨道。我觉得这个没有对错,是个人的选择。
所以,到晚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