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影像。影像跟美好感受结合后,糟糕了,带有快乐感受的影像是最要命的。这个受、想的结合,你的心就执取了、就住在这个影像上面。本来影像是生灭的,因为你住在上面,它就不断地在心中产生一定的力量。
    当我们的心开始注意心中影像的时候,从此以后就看不到人生的真相了。就像《楞严经》说的,当我们去追求水泡的时候,再也看不到大海了,因小失大。因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只知道心中这一块快乐的感受影像,希望它在未来生命再一次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生老病死给我们这么大的折磨,来生还愿意来?因为我们在乎心中这块的影像。
    我们对人生产生错误的认知,痛苦已经无所谓了,我们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快乐影像在生命出现,就好像刀上的蜂蜜。虽然我们每一次去舔蜂蜜时都被割伤了,但我们也不在乎刀锋,在乎的是那个短少的蜂蜜,这就是爱取。
    所以,我们必须透过止观,把心中的影像放下;注意,这个很重要。出离心,不是要你放下娑婆世界,没那么严重,要你放下心中的影像。娑婆世界对你往生,一点都没有影响。因为它缘生缘灭,是你自己去攀缘娑婆世界,你对快乐经验产生影像,带动爱取从而刺激到生死业力。我们真正要去调伏的是心中的影像,而不是外在的人事。先把重点抓清楚。
    一、我们怎么去放下我们今生跟来生的影像呢?
    先看看怎么放下今生的影像?“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我们在快乐的经验中留下很多影像,应该怎么慢慢地把它放下来呢?先观受无常,无常观。人世间快乐的东西,这种影像是无常败坏、不安稳的。智者大师讲的很清楚:“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愄,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
    这个快乐的影像可能是财、色、名、食、睡世间五欲的影像。你追求它的时候,轻松快乐吗?你很辛苦。你要追求,别人也要追求,你付出很大的代价。你得到以后在享受影像的时候,真正高枕无忧吗?未必。你知道它是变化的、没办法掌控,心中很多怖畏,“弟子心不安”。不管愿不愿意,它总会失掉,当失掉的时候,你又怀忧恼。
    你为了保护心中的影像,追求过程付出辛苦的代价。得到是怖畏、失去是忧恼。你没有真正的快乐,快乐必须安稳,你不安稳。所以,放下心中的影像是最好的选择。从无常观当中,我们知道这个影像是你没办法掌控的,既然不能掌控,你干脆把它放下,你会得到更多。从无常观,我们在心中慢慢地试着,开始把过去从小到大、一路走来的影像消灭掉。
    再看第二个“暇满难得”。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地调伏影像呢?因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有五种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第二个、六根具足;第三个、具足信根。你对佛法要有信心;第四个、佛法住世;第五个、他所哀悯,你遇到好的善知识摄受。前面三个是内在的暇满,后面两个是外在的暇满。
    我们得到暇满人生,假设不好好把握机会,以后不一定再遇到这样好的人生、遇到佛法的住世、善知识的摄受。我们透过无常观、暇满难得观,慢慢把过去所留下美好的、临终容易刺激我们的影像,把它消失掉。这是第一个。
    二、我们要成功的去调伏,对来生美好所打的妄想,这种影像要把它消灭掉。我们看第二个,业果不虚轮回苦。我们从无常观知道今生的快乐是不安稳。这个业果就是,人生的快乐不但不安稳,你不得自在、没有主导权。“善业招感快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不是你创造出来的,是业力。你来生的快乐是不得自在,要受业力掌控的,更重要是你要付出轮回的代价。
    我们今生修学佛法,好好的布施、持戒、忍辱这种善业力,因为颠倒妄想引导,你来生得一个快乐的果报,会有什么问题呢?你来生得到快乐的时候一定会放逸。有些人是今生造善,来生得到人生的快乐,但是他不求生净土。在他的规划当中,如果以愿力求增上生发菩提心,这个还好一点。菩提心引导的善业得果报的时候,他不会放逸。
    如果说修净土的人不小心被妄想引导,来生得大果报,你一定会放逸。因为它不在你的规划中,你的愿力是要往生净土。那为什么会在娑婆世界得果报呢?你没有处理好妄想,低估了它的势力。修净土的人来生得果报时是很可怕的。
    印光大师说的“三世怨”。
    你用颠倒妄想引导善业得果报,修学的时候心中就打一种攀缘、爱取娑婆世界的妄想。这个妄想你没处理掉,临终的时候引导你今生的善业得果报;你今生就是这么想的,得果报的时候一定会放逸,百分之百放逸。你变成富二代、官二代,放逸的心再加持到你的福报。福报大的人心想事成,那不得了,造的业特别重,所以你第三生就准备到三恶道去了。
    当你在打妄想去规划来生快乐的时候,请你想一想第三生的悲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