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空,从缘起切入。他说一切法,怎么会有这个相状呢?我现在为什么攀缘这个相状?我们不是说相状给我痛苦,我们观察相状是怎么来的?出离心跟菩提心是观察相状的作用,现在是观察相状的自体。你从什么地方来?相状是怎么来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既然是缘生缘灭,它是本来就没有的。这个概念很重要。生命是本来什么都没有的,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有些人他很疼爱小孩子,对小孩子放不下。他也可以修观,小孩子这个影像会障碍我往生,我必须慢慢把它放下,这个是出离心的修法。但你有没有想过,小孩子这个影像是怎么来的?你本来就没这个儿子,是吧?
    是怎么有的呢?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人生只有过程,没头没尾,没有开始,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没有结果。你今生荣华富贵,最后也没有结果;你今生很贫穷,最后也没有结果。就像做梦一样,每一个梦境都没有结果。你说,我第一个梦做转轮圣王,结果没有了。第二个梦变成蚂蚁,就是这样。因为你业力释放完了。人是怎么来的知道吗?是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突然间“啪”出来了,就这样子。人生没有开始,有开始它就有自性了。
    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前生而来。不对,你是拿前生的业力来用,不是用前生的生命体。你长的跟前生也不一样,思考模式也不一样。如果前生是一只蚂蚁,你可以说从蚂蚁来的吗?它长的跟你一样吗?思考模式跟你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了。我们只是继承前生的业力,没有继承前生的生命。《楞严经》讲人生是无中生有,就像做梦一样。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第一个梦从什么地方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说我经过几十年后,今生的身心世界、你的色身、想法跑哪里去了?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没了。
    人生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这就是大乘的空观。它不坏一切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人生的假相都还在,但是他已经在修空观了。他是追求无住,不是追求偏空的东西。你不执著它,就是空观了。你不执著有实体,它本来就没有;它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相,动来动去而已。
    当我们透过出离心、菩提心,把过去的心调整好,我们怎么样有免疫性呢?怎么样面对以后不再惹尘埃呢?就是“本来无一物”,你才有办法做到“何处惹尘埃”。你才有办法用无住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该干啥还干啥。你要永远记住,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最后是没有结果的,人生的因缘没有一个有结果。不管是好的、不好的因缘,没有一个有结果。
    “所执之境本无者”。你这个东西是本来就没有,它只是个因缘和合的显现。大乘的空观,是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它并没有把因缘的假相拿掉。只是告诉你假相是因缘生、无自性的这种概念而已。
    好,我们看第三的证量。
    戊三、证量
    一旦同时不轮番,已见缘起不虚妄;
    若证灭尽诸境执,尔时观察见圆满。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性空除无边;
    了知性空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大乘的空观,它是中道思想。一方面能够包容因缘假相、一方面能够做到无住。它从无住当中而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因缘中,它又不去执著假相。”一旦同时不轮番”,他一方面观察到空性,一方面能够面对缘起。你能够见到缘起,性空缘起不虚妄,证到灭尽诸境执,能够消除对相状的执取。诸位记得:
    空观的目的不是空掉外境,是空掉你的执著。
    你空掉外境,就是小乘的思考。要你不去攀缘它,因为你攀缘不到它,总有一天会消失掉,它不是真实的东西。佛教的意思是我们只能够攀缘法,《楞严经》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人生只能够攀缘波罗蜜的法,布施、持戒可以攀缘,它是法;但是相状不能攀缘,你捉摸不到。
    我们顶多是借相来修法,借众生相来布施、来持戒,你是借,不能去执著。你能够消灭心中的执取,这个时候你的见圆满了。你不是去排斥它,而是消除心中的执取。“又由现相除有边”。你在业力显现相状的时候,不执著有边;在面对空性道理的时候,也不会对空性产生执著。“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了知性空现因果。在空性当中不障碍因果的假相;在假相当中,你也不会迷失自己。所以,你不落入有相、无相的执取,这就是大乘中道的空性。
    大乘的空性是把我们的心带回原点。我们的心向外攀缘、离家出走。空性智慧只做一件事情,没有改变外境,就是把心带回家,把你的心归零。你本来是什么都没有的,保持你原来的相貌就好了。既然你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你根本就得不到什么东西;我们无量劫来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生死,转轮圣王也做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