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跟众生的业力,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这个妄想是白打了。所以你打妄想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有增加你的颠倒执着而已。就是说事情会变好,它就会变好;事情会变坏,它就会变坏,跟你的妄想毫无关系。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这个妄想过去了,它觅之了不可得,未来的也不可得,现在的妄想也不断地生灭。所以这个过去妄想、现在妄想、未来妄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通通是不可得。
所以,我们结论:“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唯识学有一个观念叫唯识无义,只要是外境给你的妄想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心中的想象力有两块:只要是外境刺激你的,这个妄想对你来说一点帮助都没有。人家赞美你,你产生一个高兴的想象,毫无意义;人家刺激你,你产生一种瞋恚的相状,也毫无意义。
有意义的相状,我们到了下一堂课,对净土的皈依,对名号功德的皈依,我们怎么去想象名号的功德,想象净土的庄严,这个就非常好了。这个相状你要好好地运用,因为这个相状它有增上的力量。
但是凡是外境给你的相状,你千万不要碰。不是让你不要打妄想,而是你不要去主宰它。知道有妄想来,知道它走就好,知道就好。你一主宰它,你的人生就很复杂了。本来是一个释放的业力,你一主宰,你的妄想,又牵动其他的业力,这个就会产生一种相续的业力了。
所以,我们再强调一点:修行不是要你不打妄想,而是你不要去主宰你的妄想,把它放掉,它自己会消失掉,放掉你的妄想就可以了,所以,“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你不要用那种剎那剎那生灭的妄想去主宰它,你一主宰,就创造轮回力量了,这人生问题就复杂了。
好,这是第一个,放弃心中妄想的主宰!
(四)观法无我
第二个,对法的主宰。前面讲内心,这个是对外境,心以外的境的主宰。就是心中以外的外境人事因缘的主宰也要放弃。
好,我们来看看这个偈颂。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燄;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那么外境是怎么来的呢?藏性周圆,蕅益大师也是会归到一念的清净心。我们清净心本来就圆满具足,其实不需要妄想,我们就可以活得很好,不需要主宰,就可以活得很好。因为这些外境都是业力跟妄想的结合,才有各式各样的外境出现。
这个外境到底它是和合或者因缘,都是错谬的戏论。这个和合指的是外道和合的思想;这个因缘指的是小乘的因缘观。这个和合跟因缘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外道对于这个外境的产生、和合,它偏重在常见。就是人死了还是人,猪死了还是猪,一种自性执;小乘的因缘观是缘生缘灭,它落入一种断灭见,人死如灯灭,这种断灭的思想。所以不管外道的和合观、小乘的因缘观,这些都应该要放弃。
我们对一切法正确地观察,是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这个是“觅我同阳燄”,一切法是缘起而性空,性空缘起的,不能去主宰。所以,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业力所变现的这种差别的人事因缘,想要去主宰。福报特别大的人,往往会犯这种主宰的毛病。福报大的人善业力特别强,他可能主宰自己的妄想,他也可能主宰外境的人事。为什么呢?因为福报大的人,他有自在力。
他想买一个东西,我想买一个电视机,电视机就出现了;他要买一个房子,房子就出现了。那么他长时间在受用一切万法的时候,他有自在力,他就产生错觉,他以为自己能够去主宰外境,他不知道这个外境之所以有自在力,是因为他的善业还在,是善业力来主宰,他不知道。等到福报享尽的时候,他就完了!不是你能够主宰外境,那是因为你有善业力,那是业力在主宰,你还有资粮。你资粮用完的时候,你看看你还可以主宰吗?所以外境是不能主宰的。
这个不能主宰,我们解释一下。
小乘法可以主宰,跟大乘法不能主宰是有差别。小乘法的主宰是完全放弃,我们前面说过那是一种断灭式的放弃;大乘佛法的主宰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去主宰它的结果,但是你的过程你必须要尽力。我觉得忏公师父讲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的观念,就是什么叫做放弃主宰而没有放弃责任呢?他讲一句话,叫做“随缘而尽分,尽分而随缘”这句话。大乘的中道思想,结果随缘。
你说,我栽培一个小孩子,我不想主宰他,因为你也主宰不了,他要变好变坏不是你说了算,但是你必须要尽分,你身为家长你得尽分,该说的说,该教的教,但是他以后会变什么结果,随缘!结果随缘,过程尽分。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放弃主宰,但是不能放弃责任跟义务。
丙三、结示
好,我们把这个讲义做一个总结。
请看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