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各抒已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叶雨菡在春节后参加了DFLF一DALF法语考试,成绩优异。她已被巴黎第四大学(以下简称巴黎四大)正式录取。定于秋季入学(九月初)。
    她选择巴黎四大,基于三个原因:一是这里是学习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的理想之地,也是巴黎拉丁区学术胜地;二是这里的风景和建筑特别优美;三是学费也较为便宜。这最后一点对叶雨菡来说也显得比较重要。因为她虽已筹到了三年的出国费用,但毕竟都是借来的,包括谢震所给的,她也一直视为借。所以,凡能节省的地方她都要尽量节省。
    利用入学前的一段时间,叶雨菡开始写作中篇小说《迟到的审判》,以自己的父母、潘志根夫妇、李洪流家族、张小虎及其战友为主要人物原型,反映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谢震知道叶雨菡的这一计划,为了不影响她的写作,他每星期一般只与她见一次面。今天是星期天,他约叶雨菡下午到集雅斋放松一下。叶雨菡说,她想把大学里的两个女同学(也是她的闺蜜)一起带来。谢震一口答应。
    集雅斋位于西津渡古街右侧的一条巷中。它是一个四合院,整座建筑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和阴阳刻等多种手法,原为展示有地方特色的古玩字画和工艺品,因近年经济情况不佳,财政补贴大大缩水,为求生计,管理者将里面一间改为茶楼,取名为“博雅茗室”。为营造私密空间,一间屋被分割为四个封闭式的包间。由于此处为名胜古迹区域,环境雅致清静,加之上乘的茶叶茶具和服务,故收费很高,来这里的大都是阔绰而又有闲情逸致的文人雅士(当然其中也不乏附庸风雅者)。
    谢震虽算不上富豪,但也可称得上财务自由了。何况,这是为叶雨菡和她的闺蜜服务,怎能不显得大方一点呢?
    下午二时,叶雨菡和她的闺蜜来到了“博雅茗室”,谢震早就在那里等候了。
    叶雨菡先介绍了她的两个闺蜜。那个扎着马尾辫、圆脸大眼、身材略胖的姑娘叫郑丽华。那个典型学生发型、戴着眼镜、文静修长的叫徐静雯。然后指着谢震对这两个女闺蜜说:这就是我的男闺蜜谢震。
    郑丽华嘴快:“哎唷唷,还男闺蜜呢,未婚夫就未婚夫吧,遮遮掩掩干什么呢?又没人跟你抢,至少,我不会抢。”
    徐静雯倒是很有礼貌地向谢震点点头,道:“早有耳闻,今天终于眼见为实,真是风度翩翩呀。”
    谢震说:“不敢称风度,只能说对人还有温度吧。”
    彼此寒暄了一番后,叶雨菡说:“我的两个女闺蜜都喜欢法国文学,谢震呢,也算懂一点。我想,今天我们就以法国文学为主题,海说神聊吧。”
    郑丽华首先开口:“说到法国文学,我的口味可能没有你们那么高雅,我最喜欢的是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喜欢的主要原因就是书中主人公唐泰斯这个人的性格。他本可以生活优渥,事业有成,但被人陷害送进了暗无天日、根本不可能逃脱的大牢,整整关了十四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他要出去,他要复仇。后来他遇到了法利亚长老,教给了他许多知识、哲理,并交给他自己所埋宝藏的位置。让唐泰斯有幸逃出,并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老实说,今后我要嫁就一定要嫁给唐泰斯也就是基度山伯爵这样的人。”
    叶雨菡说:“丽华姐敢爱敢狠的性格我是很欣赏的。不过,我认为基度山的复仇不仅仅是私仇,而是反抗当时社会所滋生的邪恶势力。”
    谢震接上道:“他的复仇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除了他个人的勇敢、聪明以及他后来取得的财富外,其实与正义力量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法利亚长老的帮助,他根本就逃不出大牢,如果他在身陷险境时没有人或明或暗的帮助,他也会前功尽弃。”
    徐静雯说:“复仇当然是他的壮举,但我更欣赏他复仇后的重归宁静和善心,也可以说是灵魂救赎。要论我最欣赏的法国作家,那就是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尤其是小仲马以自己为原型写出的《茶花女》更让我为之倾倒。《茶花女》讲述的是妓女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凄婉的爱情故事。它的深层意义不仅仅在于揭露法国在七月王朝时期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更重要的在于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原欲与理性的斗争。”
    谢震接上去道:“说到《茶花女》,我在与雨菡第一次约会时还出了洋相,把茶花与白玫瑰混为一谈,遭到了她一顿嘲讽。不过,各位,实在抱歉,我不太喜欢那些弥漫着凄暗忧伤情调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天才作曲家奋斗成名的曲折一身,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虚伪、腐败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同时,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最大敌人不是外部环境,而是内心世界,要征服世界,必须让内心强大。”
    叶雨菡接口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