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神和祖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漓站在纳加吉瓦纳昂部落的湖滨高地上,眺望吉奇加米湖西北岸那片沉静的林地。茂密的针叶林在早春的阳光下微微闪耀,松针与冷杉枝叶上还挂着未干的露水,仿佛洒落的珠宝,在金光中轻轻颤动。湖风轻拂,带着冰雪初融的清凉与野草初生的芬芳,掠过他的面颊,使他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感到某种冥冥的召唤。
    部落正在改变,如春芽破土。但湖底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铜的失踪已成了一种集体隐痛。长老们在火堆边低语,又让谣言随风而起:“祖灵生气了,铜被藏了起来。”
    李漓知道,这不能再拖。他必须以实际行动回应部落的焦虑,也回应那早已超越人间的信仰体系。他决定,亲自带队去寻找孔雀石——那种碧绿如玉的铜矿石,是最适合原始冶炼的材料。他回忆起曾学过的知识:孔雀石,是一种碱式碳酸铜,色泽鲜艳,质地温润,在氧化铜矿带常可见。只要有足够温度和木炭,便可将其还原成纯铜,释放出二氧化碳与水汽,整个过程简单直接,正适合部落的工艺条件。
    赫利受命搭建炼铜用的陶窑,如今的赫利满脸灰尘,红发蓬乱如燎原野草,灰头土脸地在工地上奔忙,神情却如将军督阵。
    “加水——多一点!”赫利大声指挥着几个壮汉,“黏土要和匀,像泥巴汤,搅得像奶糊才行!”
    湖畔的黏土柔滑而富有黏性,被一锄一锄挖出后倾入木桶,混水搅拌,搅拌棒“哗啦哗啦”搅动间,泥浆飞溅,发出“啪啪”水响,像某种原始的打击乐。孩子们围观,嬉笑着指指点点。
    陶窑就建在湖边一处缓坡上,窑体呈半埋式,整体形如倒扣的大碗,底部铺以碎石通气,侧壁用手掌一层层拍实,留下顶口通风。赫利蹲下检查孔隙,吹了口气:“不错,像我小时候在托罗斯山建的炊坑,还能升温!”
    赫利亲自点火,一束火苗钻入窑膛,干柴“噼啪”作响,火舌迅速腾起,烈焰翻滚中,窑内温度稳步攀升。几个时辰后,炉温逼近900摄氏度,坩埚内壁开始由湿泥转为坚硬的陶质,表面泛出淡红的火光。
    “成了!”赫利一拍膝盖站起,大笑出声,脸上的黑灰被火光映得红一块黑一块,“这些坩埚,炼铜准成,不裂不炸,能撑到金水流出!”
    营地另一边,高炉也已见雏形。用泥土与碎石堆砌而成的炉体高达两米,呈圆锥形,形似原始巨塔。炉口朝上,风箱口开在下侧,连接一对鹿皮制成的简陋风箱,赫利踩着试风,发出“呼哧呼哧”的吐气声,如野兽喘息。
    与此同时,蓓赫纳兹也在忙着烧炭。她的木炭堆埋在泥坑中,覆盖松枝与草皮后点燃,用闷烧法转化原木。黑烟从缝隙中缓缓溢出,空气中弥漫着焦木的苦香,营地宛如一座即将起飞的工业村。
    蓓赫纳兹满头是汗,却乐在其中,一边擦脸一边大声宣布:“这些炭,炼铜也够劲!比炼铁还香点!”
    火光映红了天空,烟雾缭绕在山谷,像祖灵在低语,而那堆坩埚与炉灶,则像一座文明的起点——烈火之中,旧世界正在熔解,新金属正孕育而生。
    “比达班,我们走。”李漓轻声唤妻子。
    比达班点点头,长辫上铜珠轻响如晨钟。她温柔地应道:“神……漓,我陪你。”
    “别叫神,叫我漓。”李漓皱眉。
    比达班垂眸一笑:“是的,神。”
    李漓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召集了二十余名奥吉布瓦人,皆是族中熟悉山林的猎者与采集者。他们披着鹿皮,脸上绘有黑红图腾,线条如蛇蜿蜒,象征力量、守护与归根。
    乌卢卢也蹦跳着跟来,像一只欢快的小松鼠:“漓大神,我也要去!找绿石头,就像在林子里寻宝!”
    凯阿瑟则手持弓箭,警觉地环视四周:“小心点。早春的熊,饿得凶。”
    族人们背起兽皮编成的背箩,手中握着粗制的铁铲与石镐,步伐沉稳,向湖岸对面的林地进发。林地幽深,潮湿,弥漫着春雪刚融的寒意。高耸入云的云杉、冷杉像静默的哨兵,枝叶交织成浓密的天穹,阳光只能从缝隙中星星点点地洒下,映在地面上,如斑斓的金币,闪耀着林神的祝福。脚步踩在厚厚的松针与苔藓上,发出柔闷的“吱呀”声,偶尔有枯枝在脚下碎裂,“咔嚓”一响,如弦断箭出,惊起林间偶有鸣叫的鸟。空气中,是混杂的气息:松脂的辛香、泥土的湿润,还有隐隐一丝金属般的冷味。那便是——矿物的气息。李漓眯起眼,鼻尖微动。他知道,孔雀石就在这片林的某处。
    李漓带领队伍在林地边缘起伏的岩层间搜索。他记得——孔雀石往往出现在氧化带,常呈肾状或葡萄状的块体,色如孔雀羽毛般浓绿鲜亮,表面常带白色脉纹。
    “找那种绿石头,像湖水凝住的颜色,表皮有白纹的。”李漓一边比划,一边嘱咐。族人虽不懂其中原理,却个个点头如捣蒜:“神说的,我们照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