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稳定”的字样。
杨卫国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味苦涩,却让他精神一振。
看来不管是摩托车还是小型农机,都有不小的突破空间。
只要能把这些技术啃下来,厂里的分量自然水涨船高。
他把资料往旁边一推,起身往车间走去——光看资料没用,还得跟老技术员们聊聊,把想法落到实处才行。
会议散后,杨卫国特意留住了沈老。
车间角落的工具箱上还堆着半盒零件,两人就着这点空隙站定,杨卫国递过去一支烟,笑着说:“沈老,您是厂里的老人,来得最早,有些掏心窝子的话,我还是习惯跟您说。”
沈老点上烟,抽了一口:“有话就说,别绕弯子,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还是为出口的事,”
杨卫国语气认真起来,“我琢磨着,咱们的东西要是能走出去,挣了外汇,就能买国外的先进设备回来。您想啊,有了好设备,加工精度能提一大截,研究起来也能少走弯路,这不就形成循环了?”
沈老捻着烟的手指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亮彩:“你这小子,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叹了口气,语气里带了点惭愧,“说起来,我确实得检讨。前阵子咱们新研制的车床试车成功,比国内同类产品精度高了两个丝,我就有点飘了,觉得够厉害了。经你这么一敲,才明白还差得远呢——跟国外的顶尖水平比,咱们这点进步,实在算不得什么。”
“您能这么想就太好了。”
杨卫国松了口气,“我不是说非要一下子赶超谁,可至少得比国内同类产品强出一截,才有底气往外走。咱们人工成本低,这是优势,要是质量再过硬点,打开市场未必没可能。”
沈老狠狠吸了口烟,把烟蒂摁在工具箱上碾灭:“行,你小子眼光比我长远。老头子我不跟你扯了,得赶紧回去改图纸,刚才被你这么一说,突然想到好几个能优化的地方。”
他挥挥手,“你滚蛋吧,别在这儿碍事。”
“哎,您忙着。”杨卫国笑着应道,看着沈老急匆匆往工作台走的背影,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摇了摇头,这老家伙,嘴上厉害,干活的劲头倒是一点没减。
转身也快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还有一堆报表等着他处理——要让这“循环”转起来,光靠技术还不够,生产、销售、采购,哪一环都得跟上才行。
还得看李怀德怎么安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