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章 有预谋的绑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肆连忙撑着身子,返回洗手间。
    抵达的时候,发现杂物间的东西,有被挪动了痕迹。
    不仅如此,直到此刻,周肆才发现,这个杂物间,还挺深。
    至少,藏个人在里面,是完全没问题的。
    刚才,他因为着急,所以没有排查清楚。
    而且,因为惯性思维,也没觉得,人会被藏在里头。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没感觉错。
    那个清洁工肯定是帮凶,帮忙打掩护。
    就刚才追出去的这点时间,有人过来,把时漾带走了。
    周肆判断,对方应该还没走远。
    于是,他......
    晨光如碎金洒在铃兰丛上,露珠沿着叶片滑落,滴进泥土的瞬间仿佛发出一声轻响。林晓站在屋檐下,手里攥着昨夜未晾干的一幅画??是念归新画的:五个孩子围坐在篝火旁,陆沉抱着最小的念归,而她自己靠在他肩头,风铃在身后轻轻摇曳,天上流星划过,像一道道未写完的誓言。
    这幅画没有署名,却盖着一枚小小的铃形印记,像是用指尖蘸了金粉按下的。林晓知道,那是“归心”的印记,是灵魂深处对重逢最原始的铭刻。
    她正出神,忽觉手腕一热。低头看去,那枚自幼便有的淡金色铃形胎记竟微微发烫,轮廓比往日清晰了许多。她心头一震,抬头望向远处山脊??那里,晨雾正缓缓退去,露出一条蜿蜒小路,路面上铺满了不知何时落下的铃兰花瓣,一路延伸至小镇入口。
    “又来了。”她喃喃。
    不多时,脚步声由远及近。不是一人,而是成群。镇上的居民陆续走出家门,脸上带着相似的恍惚与期待。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广场,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风铃:铜的、瓷的、玻璃的、木雕的……每一个都曾在某个深夜独自响起,唤醒梦中人。
    林晗从实验室打来视频电话,声音急促:“南极冰层完全裂开了!那股能量流已经涌出地表,形成了一个直径三百米的晶体湖。湖中心浮着一尊巨大的铃形结构,和壁画里的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它开始共鸣了。”
    屏幕中,极光般的光带在空中交织,伴随着低频震动,传回的数据波形与念归的心跳依旧同步,但频率正在上升,像是某种仪式进入了最后阶段。
    “‘伊甸计划’不是终点。”林晗喘息着说,“它是启动键。真正的‘归心网络’才刚刚苏醒。”
    林晓挂断电话,转身走进屋里。五个孩子还在熟睡,唯有林归翻了个身,嘴里嘟囔了一句:“妈妈,哥哥们说,还有人在等我们。”
    她蹲在床边,轻轻抚过他的眉心。这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总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听见远方的声音。他曾指着空荡荡的院子说:“那里站过一个穿红衣的女人。”也曾拉着她的手说:“弟弟妹妹还没出生,但他们记得你煮红豆汤的样子。”
    现在她终于明白,林归不是预言者,他是记忆的承载者。他的每一次绘画,都是前世残片的拼图;他口中所说的“哥哥们”,不只是血缘之子,更是那些散落在世界角落、被遗忘又被召唤的灵魂。
    太阳升到中天时,全镇的风铃忽然齐鸣。
    没有风,也没有地震,可那声音清越悠扬,穿透云层,直抵人心。陈阿婆坐在门前藤椅上,老泪纵横:“这是我儿子小时候唱的歌……他还记得我给他编的铃铛。”
    边疆哨所里,一名士兵猛然抬头,望向天空。他怀中的旧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起一段沙哑童声哼唱的民谣??那是他失联二十年的女儿三岁时最爱的摇篮曲。
    城市地铁站,一位白领女子停下脚步,怔怔望着天花板悬挂的玻璃风铃。它本不该响,可此刻却叮咚作响,旋律竟是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未说完的话:“囡囡,回家吃饭了……”
    全球各地,无数人同时流泪。
    心理学家称其为“情感共振潮”,社会学家称之为“集体疗愈现象”。可只有少数人知道真相:这是“归心”在唤醒沉睡的记忆,是千年来断裂的情感链条,在这一刻重新接续。
    而源头,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南方小镇。
    傍晚,陆沉带着孩子们来到后山。那里有一片新开垦的空地,他亲手立起九根石柱,每根柱顶都挂着一只风铃,代表九位新生儿的母亲。他说:“这里要建一座‘归心园’,让所有迷失过的人,都能找到回来的路。”
    林归牵着念归的小手绕着石柱奔跑,笑声如铃。忽然,他停住,仰头望着西边天际。
    “妈妈,”他轻声说,“奶奶来了。”
    林晓浑身一颤。
    只见夕阳余晖中,一道模糊的身影缓缓浮现。她穿着粗布麻衣,披着褪色红巾,怀里抱着一个襁褓。她的面容模糊不清,可那眼神温柔如水,仿佛穿越千年而来。
    “她是……”陆沉嗓音发紧。
    “一万两千年前的那个母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