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产业革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争劣势。
    如今全国盐价太低,利润本来就几乎为零了,经过沿海盐商们的产业整合,使得内陆盐商们顿时亏本,大批倒闭关门。
    然而,在青海湖附近的内陆盐商们却不甘心失败。盐池的大盐商们意外的认识了帝国龙江造船厂的机械师,得知帝国龙江造船厂使用蒸汽机进行造船,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于是,他们便从龙江造船厂引入了蒸汽机到盐池,用于抽取井盐和湖盐的水到山上的梯田。
    本来蒸汽机最初的用途就是用来抽水的,经过帝国十多年的技术改进后,蒸汽机的功率大幅度提高,用来抽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于是乎,盐池的盐商们立即大规模的从采购中华帝国江南机械制造厂生产的蒸汽机和取水管道设备,并运回盐池投入制盐工厂当中。
    有了大量的蒸汽机抽取盐水到山上的梯田当中,使得盐池的制盐流程缩减了三分之二,只需要几个给蒸汽机加煤炭的工人和技师就可以完成之前几百人,上前奴隶用来挑水的工作,大大的减少了开支,使得盐池的盐商们复活了。
    很快,内陆的盐商们纷纷效仿,进行机器设备引进和升级,同样完成了产业革命,可以和沿海的盐商集团们进行竞争。
    来自制盐行业的产业革命兴起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帝国国民开始认识蒸汽机这种机器带来的巨大思想冲击,改变了以往全都靠人力工作的思维。
    而蒸汽机的应用也首次从帝**工企业转入民营企业,并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随着制盐行业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后,帝国其他行业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调整,随着帝国国民对机器工作模式的渐渐了解,各行各业也都渐渐转变生产模式,从传统手工作业慢慢向机器大工厂作业方式转变,渐渐的为帝国掀起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中华帝国的产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帝国造船厂当中。当初建造木质战舰的时候,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即可,不论多么大的船都可以最终建造完成。然而,随着帝国开始采用蒸汽机、水压机等机器工作后,建造全钢制战舰已经不是光靠人力就可以完成的了,必须用强大的蒸汽机和水压机来完成。
    不过,这种发生在军工企业当中的产业革命不算真正的国家产业革命,因为他仅仅是用于战争消耗,不属于为民生服务的国家产业革命。
    虽然只是初级产业革命,但对于中华帝国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
    邓浩楠原本以为中华帝国的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会发生在纺织行业,或者造船行业,没有想到竟然最先发生在了制盐行业。
    帝国国内的纺织行业没有率先发生产业革命,主要是因为帝国的殖民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奴隶资源导致。从附属国、殖民地抓捕、拐骗来的大批女奴隶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帝国的纺织行业,使得帝国的纺织手工作坊人力成本几乎为零,导致利润空间依然庞大,因此让纺织工业的作坊主们还没有想到进行产业整合重组,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
    不过,邓浩楠并不担心。他知道现在产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作为纺织行业,他们最容易受到影响。要不了多久纺织行业就会掀起产业革命,进而引爆工业革命,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容阻挡的。
    中华帝国在军事上取得巨大战果,在经济上实现腾飞,在政治上同样也发生了变化。
    钱谦益等内阁大臣们联名上书给神武大帝,要求神武大帝接受来自波斯、东吁、越南等附属国王室的联姻请求。
    此时邓浩楠已经有了一位皇后,五位皇贵妃,邓浩楠深知贪多嚼不烂的原则,因此自从登基皇帝之后,一直未再选妃。历年的国色选拔都取消了,这引起了满朝文武大臣们的些许不满。
    自古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看起来是皇帝自己的虚荣心,实际上则不然。
    皇帝打造一个庞大的后宫,就等于拉拢了一支庞大的家族外戚势力,这对稳定皇位是极其重要的。
    每一名入选国色,其后都是代表着一个家族,一个势力。
    而神武大帝邓浩楠此时的家族势力、外戚势力并不强,实际上是非常的弱,这引起了钱谦益等老政客们的担忧。
    邓浩楠的家族势力就他一个,外戚势力除了瑞妃和萧妃有势力之外,其他四个几乎都没有。
    这样一来,皇室的势力十分单薄,仅仅靠着邓浩楠的个人势力不足以让整个朝局长时间稳定。尤其如今帝国四处进行殖民战争,打下来的殖民地需要委任殖民总督,天高皇帝远,殖民总督便是割据诸侯。眼下邓浩楠的个人势力还可以控制他们,但是邓浩楠的后人便很难说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