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军115师344旅政委。
不久,为支援华中抗战,黄克诚奉命率领所部南下,转战江苏北部地区。194o年,他配合新四军陈毅的部队打开了苏北的抗日局面,并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各地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当时,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5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他被任命为师长兼政委。以后,他又兼任**苏北区党委书记、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他是朱德、陈毅的部下,与彭德怀共事多年。极善独立思考,为人刚正不阿,敢说真话,好办实事。当他于口月初闻讯八路军先头部队已进入东北后,立即向**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饶漱石建议,给中央报。要求派大部队去东北。饶漱石则不以为然,认为这不属于新四军和华中局管辖范围的事,不同意电。为阑明自己的观点,黄克诚以个人名义,于13日向**中央出了那份著名的建立东北总根据地的电报。当9月23日黄克诚接到**中央命令要他率部新四军第3师4个主力旅、3个特务团共35
万人开赴东北后,他先想到了几万人长途跋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井好充分准备。为此,黄克诚作了周密的考虑。
黄克诚用最短的时间做好了北上准备后,便与哥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暨全师大部踏上了千里征途。由于临行前,黄夹诚坚持部队要全哥武装,因为他实在放不下心来,不太情愿按照**中央通报办理,由此招来一些非议。当3师经过山东时,新四军军部又要求他协助山东部队作战,黄克诚又一次“抗命”并直接获得中央军委的批准,未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全师以3ooo减员的代价,历尽千辛万苦,由苏北淮阴,经山东、承德,出冷口,于同年11月1o日到达河北玉田境内,11月25日到达锦州附近地再。
罗荣桓和**也是同乡,湖南衡山人。大萃命失败前夕”他先后加入了共青团和**。1927年口月,他参加了**领导的湘鄂边界秋收起义,失败后即跟随**上了井冈山。三湾改编时,**倡将支部建在连上,并在连一级设党代表,罗荣桓也被分配到一个连里担任党代表,从此开始了他在萃命军队里做政治工作的漫长生涯。
此后,罗荣桓历任营、纵队、军、军团的党代表、政委或政治部主任。抗战开始后,又担任过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兼代师长。
总之,做政治工作,他走出了名的。
1939年,罗荣桓奉命率领八路军n师开到山东后,对山东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在山东工作期间,他独当一面,把山东这块重要的敌后解放区搞得有声有色,因而受到**中央和**的赞赏。
这一次,延安既然下了决心要大力经营东北,当然需要得力干部,而罗荣桓又最熟悉这些部队,中央理所当然地选中了他,让他率领山东主力挺进东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