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阮凝玉原本还忧心南方的动荡会波及徽州。
近日却听闻,南京新到任了一位都督同知,年纪虽轻却手段非凡,神机妙算。原本气势汹汹欲吞并江南的叛军,竟被他率军迎头痛击,溃退百里。
此时徽州府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这位年轻都督的传奇事迹。
阮凝玉坐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听着春绿和抱玉给她带回来的消息,心中竟也莫名地安定了些许。
她不过想求得一方平安,安度余生,若江南各地皆有良官坐镇,护得百姓安宁,那她便也无需再为此......
夜色如墨,江南的春雨细细密密地落着,檐角滴水声敲在青石板上,像是一声声催命的更鼓。周怀安独坐书房,手中一卷《春秋》翻至半页便再未动过。窗外竹影婆娑,风穿廊而过,吹得案前烛火摇曳不定,映得他面容忽明忽暗。
他缓缓合上书卷,抬手掐灭烛芯,任黑暗吞没整间屋子。
“来了。”他低声道。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几乎被雨声掩去。一道黑影悄然入内,跪伏于地,声音压得极低:“大人,东宫使者已抵苏州,携重金与密函,欲见谢云章、陆知远等七人。为首者乃赵允亲信幕僚陈砚,自称奉‘储君体恤寒门’之旨,许以翰林编修、御史台要职,只求诸人‘勿忘本源’。”
周怀安冷笑一声:“本源?他们倒是会说话。”
那人顿了顿,又道:“谢公子已拒见三次,然其余几人……似有动摇。”
“动摇?”周怀安睁开眼,眸光如刀,“十年苦读,一场春闱,为的是报国,还是攀附权贵?若连这点诱惑都扛不住,也不配做我的学生。”
他站起身,缓步踱至窗前,推开半扇木窗。雨水扑面而来,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远处江面雾气弥漫,一艘小舟正逆流而上,灯火微弱却执着前行。
“告诉谢云章,明日午时,我在枫桥等他。”周怀安淡淡道,“其余人,不必再联络。从今往后,他们走他们的路,我周某人不送。”
那黑衣人领命而去,身影没入雨幕。
周怀安转身取出一只檀木匣,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锈迹斑驳的铜符,刻着一个古篆“忠”字。他指尖轻轻抚过,眼神渐深。
这枚符,是先帝临终前亲手交予他的遗诏信物??**“若有非常之变,持此符可调北军三营,直入皇城。”**
当年他拒不受命,将符藏于江南,自己主动请辞离京,只为避党争之祸。可如今,朝局崩裂,东宫肆意打压士林,公主煽风点火,皇后伪善收心,天下读书人竟无一处可安身立命之所。
他闭目良久,终于低声自语:“不是我要破局……是你们,逼到了这一步。”
??
京城,公主府。
赵昭正在对镜梳妆,指尖蘸胭脂点唇,动作轻柔却不带笑意。白露立在一旁,神色凝重。
“娘娘,江南急报:东宫已派人接触新科进士,意图拉拢分化。”
赵昭停下动作,望着铜镜中的自己,缓缓勾唇:“赵允果然沉不住气了。他以为用官位就能买人心?可惜,这些人才刚尝到胜利滋味,怎会轻易倒戈?”
白露迟疑道:“可……周大人那边,似乎已有应对。他昨夜召见谢云章,地点选在枫桥。”
“枫桥?”赵昭眉梢微动,“那是二十年前先帝赐宴群臣、宣布废太子的地方。周怀安选在那里见面……怕不只是谈什么仕途前程。”
她忽然站起,走到案前展开一幅舆图,目光落在江南水道纵横之处。
“周怀安从来不做无谓之举。”她喃喃道,“他若出手,必是一击致命。”
白露心头一紧:“娘娘是说……他想借这批新科进士,另起山头?”
“不止。”赵昭冷笑,“他是要让这批人明白,真正的靠山不在公主,也不在东宫,而在他自己。”
她猛地攥紧地图一角:“可他忘了,如今朝堂之上,是我替他清了路;民间之声,是我为他造了势。这些人感激的,只会是我赵昭!”
白露低声道:“可若周大人现身回京……”
“他不会回来。”赵昭断然道,“他太清楚自己的位置了。一旦踏入京城,便是众矢之的。赵允要杀他,我会防他,皇后也会忌他。他在江南,才是真正的无冕宰相。”
她转身望向窗外,天边微亮,晨雾未散。
“传令下去,加派细作潜入江南,密切监视每一位新科进士的行踪。尤其是谢云章??我要知道他说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
顿了顿,她补充道:“另外,放出风声,就说公主有意奏请陛下,提拔江南才俊入翰林院,专司修撰国史。”
白露怔住:“可……翰林院历来由礼部推举,公主擅自提议,恐遭非议。”
“非议?”赵昭轻笑,“我要的就是非议。越多人说我干政越好,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