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小道消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也不用加什麽风险条款。」
    他转头看了看姜恒,「其实你们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只需要在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成员国注册一家公司,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去操作,就能落实专利问题。」
    姜恒眉头微皱,「去国外注册公司?」
    他两手一摊,「我们没这个权限啊!」
    国内的单位是什麽情况,周亚东这段时间也有了解,一就是一丶二就是二,二不能干一的事,一也不能顶替二的职能。
    他听到姜恒的话,再想想现实情况,不禁眉头微皱,叹了一声,转头看看陈凡,轻声说道,「看来,改革很有必要啊。」
    陈凡脸上则浮现一抹古怪的神色。
    现实情况他当然也清楚,不过,当前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麽改革麽,等再过一两年,这种一是一丶二是二的现状就会被打破。
    抢别人的饭碗,似乎成了不少工厂改革的一条捷径。
    我造机器的,能造纺织机,所以弄个纺织厂没问题吧?
    我是肉联厂的,家里肉很多,是不是可以弄个罐头厂?
    就这样,一些效益好的单位,后来甚至能组建一条自给自足的产业链,也算是时代一大特色。
    姜恒端起酒杯喝酒,心情好了不少。
    虽然棉纺厂不能直接注册专利,可得到周正东的采购承诺,也是一件大好事,最多就是在合同里加一条风险条款呗,反正自家的产品是什麽情况,他心里一清二楚,一点也不怕会引来专利纠纷。
    况且卢家湾服装厂与棉纺厂属于深度合作关系,周家与他们合作,就等于间接与棉纺厂合作,……卢家湾服装厂是集体企业,没有直接出口权,说不得到时候还要棉纺厂出面签约,那进出口公司总得给棉纺厂留点外汇份额吧!
    就在姜恒饮酒遐想的时候,周正东放下筷子,轻声问道,「亲家,我看你们好多单位都在争着抢着出口创汇,这里面是有什麽好处吗?」
    姜恒放下酒杯,看着他笑道,「好处当然有。能出口的工厂,上级单位都会优先照顾,最先进的设备丶最好的技术,甚至连大学里毕业分配的人才,也会优先供应,好处多着呢。」
    周正东「哦」了一声,随即问道,「那外汇呢?你们有没有处置权?」
    姜恒轻轻摇头,「那倒没有。只不过,若是创汇单位,要申请使用外汇的话,也会优先批准。」
    顿了一下,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倒是听到一个说法,但是否真实,也不确定。」
    他看了看周正东,笑着说道,「也算是小道消息,听说有不少创汇单位,向上级反映情况,希望能将出口产品创收的外汇,返还一部分,具体情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都这麽说。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希望创汇的单位恐怕就要更多了。毕竟很多先进的设备都需要靠外汇购买,如果能自己掌握外汇,那好处还会更多些。」
    听到这话,陈凡忽然想起来,好像外汇留成制度,就是在今年(1979年)的8月份开始执行的。
    至于保留比例……?
    陈凡敲敲脑袋,开始用他聪明的大脑搜索信息。
    如果没记错的话,侨汇的保留比例是30%到40%,然后非贸易外汇留存也是这个比例,贸易留存则是25%,部分边疆地区可以保留一半,也就是50%,最开心的南南丶藏藏和经济特区,能够全额保留。
    后来86年修改了一部分外汇留存制度,地方允许创汇单位保留50%的额度,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所有单位都以能创汇为荣。
    陈凡捏着酒杯暗自思索。
    那麽,自己的小说出口,算什麽形式的创汇?贸易还是非贸易?
    反正不管是哪种,最低也能保留四分之一。
    恰好小本子不是想要自己写新的类别吗,那就等8月份以后交稿。
    漫画丶小说这类出版物,销量可比严肃文学高多了,加上对方承诺给自己最优厚的签约待遇,到时候不随随便便挣他个几百万美元,对得起自己那麽辛苦搬运小本子的作品?!
    嚯嚯嚯,那时自己手里随随便便握着几十上百万美元,那才叫一个爽呢!
    (本章完)
    </ins>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