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痴僧难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只是老臣年纪已大,记性怕是不好了,常常是就连手头刚放的东西,转眼就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太后听了微微一笑,道:“老爱卿,莫不成你连先帝对你的赏识也不记得了吧!”
    陈宠一听,忙努力站起身来,道:“先帝与太后对老臣恩泽如山,老臣没齿难忘啊!”
    太后笑了笑,摆手让玉兰扶陈宠坐下,又道:“老爱卿不必太过拘束,我也年纪大了,今夜正是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怜我是每逢佳节更伤心啊!是以玉兰劝我不要老自己静坐,这我才想起找些人叙叙旧,当年先帝对你最为看重,是以我才唤你来此。当年先帝在位时,你与大司马吕盖,大司空巢堪共同扶佐朝廷,现在他们二人都已仙去,只有你健在,实是我朝之幸啊!”
    陈宠听了,伸袖擦了擦眼角,哽咽道:“老臣不才,得以先帝看重,太后赏识,老臣纵是肝胆涂地,也难报朝廷和太后对老臣的恩情万一呀!”
    太后听了微微一笑,端起案上的茶轻轻呷了一口,这才道:“适才说起佛道之分,我记得当年听先帝说过,明帝时曾有两位有名的道士,一个叫褚善信,另一个叫费什么的,对明帝重视西来佛教而不满,为此上表奏到朝廷,说明要与佛教来一次论法较量,请求汉明帝明断。”
    陈宠听了,面露笑容,笑道:“那是永平十四年间的事了。那时臣才刚满四岁,未能亲眼得见。但此事在当时却轰动朝野,老臣也是听多人说起来过,后来老臣在太史令处也读过关于此事,与民间所说大体一致。”
    太后笑道:“那请老爱卿为我细述其详。”
    陈宠于是喝了一口茶,眯着眼道:“记得当时明帝先征求了佛道两方的意见后,就下令尚书令宋庠,择定在当年的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在白马寺的南门搭个法场,让道士和白马寺论战!到了元宵节那天,在白马寺南门,东边设立道坛,上面陈设道教的真经,而白马寺二位祖师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西边的坛场,则供奉著佛像和《佛说四十二章经》和其他的经典。
    当时汉明帝亲自驾临现场监视,命令双方各把经典放在坛场上,而后同时用旃檀香木焚烧。然后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熊熊的烈火,除了一部《道德经》外,把所有的道经都被烧为灰烬。而白马寺方面,除了檀香木燃烧起来以后,佛像、舍利以及所有的经典,却一点损伤都没有,据说当时在声的以大司空刘峻等二百六十人和许多士人,被此所折服,纷纷要求皈依佛门,最后经汉明帝亲自批准出家。”
    太后听完,吁了口气,道:“想不到当年佛道还有过如此之争,想来自此以后,佛门就在我中华开始发扬广大了。”
    陈宠点头道:“可不是呢,不过老臣认为,佛道二者,一个讲的是出世修行,一个讲与世无争,都比不上我中华儒教,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社稷为重,这才是国之正道啊。”
    太后笑道:“老爱卿所言极是,不过呢,这佛门之所以能在我中华立足,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就比如说吧,当年先帝所请的白马寺一位名叫慧智的高僧,曾经为我和先帝译过两部经书,说是我若心烦意乱时可读读解忧,效果果然不错。”
    陈宠叹道:“太后为国操劳,当今国泰民安,政治清明,全是太后一人之劳也。”
    太后笑道:“老爱卿过奖了,哎!对了,老爱卿,我尝听人语,当年先帝在时,曾让你们三公接待过那慧智和尚,另外还有一名道人,为先帝祈福消灾,可有此事。”
    陈宠听了脸色一变,本来摸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这才道:“这事过的太久了,老臣记不好了,不过应该是接触过吧!我记得当时好像是大司空巢堪引见来的,老臣与他们只是见过几面而矣。”
    太后听了,冷笑道:“是,你是与他们不熟,但你与先帝可是熟的很啊!老爱卿,你可真对得起去我啊!”
    陈宠听了此话,险些没从座中跌倒,他正了正身子,装作年老不支的样子,才道:“太后,老臣不知此话何意。还请太后明示。”
    太后冷哼一声,道:“陈宠,枉我对你不薄,你还有事来瞒我。我来问你,是我对你好,还是先帝对你好。”
    陈宠听了忙起身跪倒,说道:“太后对老臣恩泽如海,老臣万死不忘。”
    太后缓了缓口气道:“即是如此,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当年我生那孩儿,先帝到底是如何处置了,你为何知情不报。你当年不说,事有可原,可直到现在,你为何也不向我禀报,难道你想将此事带到坟里去吗?”
    陈宠听太后如此说,只骇的浑身发抖,俯地不起,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太后见状,长叹一声,上前将陈宠扶起,道:“老爱卿这又是何苦呢,人生苦短,你我都是这岁数的人了,有些话还是当面说清楚的好。”
    陈宠见太后已知晓事情,并又看穿自己的心思,脸色又青又红,变幻不定。不过,他毕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