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他们哪有这个能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83章他们哪有这个能力?
    太极系列量子模拟计算机软体研究中心时时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这里也有着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十台量子模拟工程样机中的一半。
    新的量子模拟工程样机要比经典的电子计算机大了两圈。
    大概有半个单筒洗衣机那麽大。整个机箱是透明的,不过里面能看到的部分不多。
    机器运行的时候,透过玻璃只能看到里面两个类似光碟的东西在飞快转动,大部分时间都很安静,但偶尔还是会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不过这些细节其实也没那麽重要,工程机外观跟噪声都是次要的。
    真正要发售的时候,要求会更高。
    而且因为不支持DIY,所以面板也将是不可拆卸的。密封性也能做的更好。
    至于散热这块,整体设计采用了浸没式液态散热系统跟拓扑声子晶体散热结构相结合的方式。
    这也是这款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毕竟光是这套散热系统的研发费用就高达十多个亿。
    机箱外接设备接口都直接放在了侧面,显示卡外接的接口有八个。直接连接了八台显示器,正同步运行八个不同的程序。
    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其他连接在工程机上的设备上监控以及记录着样机的运行状态。
    杜凯就是实验室的研究员之一。
    不过相对于其他研究员,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利用新的工程样机做各种上面安排好的计算项目,并记录硬体状态跟运算结果。
    虽然接触新式电脑的机会很多,但可惜的是导师还没让他参加软硬体开发工作。这也让杜凯感觉有些无聊,以及羡慕……
    比如他好几位师兄,都已经能介入到开发工作中去。比如量子硬体映射优化,混合计算架构开发,量子软体栈的构建等等……
    很显然做开发工作能积累更多的经验。而且赚的更多。
    虽然还在博士阶段,但他的师兄们一年都到手好几十万,还能发文章。
    至于他……其实也是能发文章的,而且说不定还能抢手,但不能发!因为所有的实验室结果都是涉密的。
    就好像他正在做的是系统级联调测试。
    主要就是运行量子霸权基准测试套件的同时执行长时间连续退火压力测试,顺便记录下量子遂穿效应引发的异常干涉图谱。
    他做出的结果会反馈给研究中心的开发部门去做针对性的修改。
    日子过得很无聊。
    不过好处也是有的,虽然钱少,但事情也要少的多。也没那麽大的压力。
    比如做测试的时候不需要一直盯着,看看书,玩玩游戏什麽的也没人管。也不需要像开发部那边一样,动不动就要加班。
    而且一线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能定义量子计算的边界。
    杜凯觉得没人比他们这些一线测试人员更了解如何使用量子作业系统。
    毕竟他的工作看起来简单,似乎什麽都不需要深入研究,但是整个量子模拟计算过程的方方面面又都要了解那麽一点点。
    属于全才无疑。
    而且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得守着这几台电脑,但也不会太孤单,没事儿还能跟电脑们聊聊天。
    甚至这也可以归类为测试工作之一,太极系列电脑本就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功能。
    哪怕是入门级的太极-启元,都搭配了完整版的智能语音助手功能。
    正好视频刷的眼睛累了,杜凯便随手放下手机,靠在实验室的人工智慧椅上,瞟了眼正在运行的程序,突然感觉哪里什麽不对。
    程序似乎运行都是正常的……
    正觉得自己疑神疑鬼的,一侧头杜凯看到了系统运行时间,43:17:21,然后快速反应了过来。
    上次更新之后竟然已经运行了快两天都没有主动报错了……
    杜凯下意识的挠了挠头,然后开口叫了句:「包子。」
    「小杜,你好,有什麽事吗?」
    包子是杜凯专门给这台电脑语音助手取的名字,至于小杜,也是他让这台电脑这麽称呼自己的。
    虽然测试人员需要二十四小时值班,所以总计有三个人,但不要紧。
    这台工程机的语音助手支持多人绑定语音系统。
    换言之,它支持识别多个使用者,并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来绑定不同的称呼。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台电脑的语音助手支持取不同的名字,然后由特定的人用特定的名字唤醒,并进入不同的系统界面。
    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不同人使用同一台电脑的隐私的同时,也能让用户在互动时更具个性化。
    比如杜凯就喜欢这台电脑直接称呼他为小杜,这样偶尔无聊跟电脑聊天的时候就能显得很亲切。
    他一个同事性子属于那种比较搞怪的,就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