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隔着岁月的河,默默站在今世的红尘,透过一抹飘缈的云烟,望着彼岸的华仪锦心、至情至性的男子——仓央嘉措,我心里涌起的是阵阵莫名的感伤与惆怅。
    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将人生种种得与不得的苦楚,将尘世中无法握紧的爱与情问向苍天,问向世人。只可惜,问破一生心,问过三百年,都是令世人扼腕且无法回答的绝响。
    这一瞬,竟然有眼泪缓缓滴落,视线渐至模糊。
    原谅我是如此的多愁善感,禁不住端坐电脑前一字一句敲下这荡气回肠的诗章。也许,前生或者今世,那一个情字,早已入了眉际,挥之不去,任你一路种下苦菩提。只是,这一念之外,些许言语,我们便各自流转,失散在红尘万丈里。
    潋滟的黄昏,寂寞的人,孤单的心,喧闹而又欢腾的都市。书房里流淌着黄莺莺忧伤的声音:“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魂飞魄散的曲子,听得人愁肠百结。
    “不负如来不负卿”。敲下这句诗,竟让我有瞬间的恍惚,仿佛置身于一出才子佳人的折子戏里,提起笔,却久久未曾落下。只是那一笔,写下去,画地为牢的心事便流溢了出去。
    又是一年春来早,桃花还未曾在陌上燃烧十里芳菲,窗外,却早已是车如水,马如龙,行人如潮。这城市的尘色太重,重得让人不忍目睹,握一杯清茶,仔细聆听树梢头春鸟的啼鸣,我已悲伤得不能作声。我知道,这世间有太多的悲喜,太多的不得已,以至于让我们无法相逢在街头或是巷尾,所以,这孤寂的日子里,我只能收了绵针,藏了柔软,在自己的天地里独品一盏干涩的酒,将你默默地怀想。
    凝眸处,天高云淡,树叶在风中浅唱离愁,年月如花,却又是如此薄凉,怎不让人心伤难禁?叹一声,懵懂少年时,回头君已去,往事终究沉浸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泛黄,摊开双手,空空如斯,握不住最初的暖意,又有谁来珍重你眉间蹙起的那抹忧伤?
    回首,你生涯中的山河岁月在我凝望的眼中渐渐淡去,没有曾经沧海,不懂得爱情的真谛,之于此,却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衍生于易感的心头。拈一朵桃红,在杨柳拂面的风中轻叹一声,我看见,夕阳的最后一抹光晕正悄然滑过西山,自是红消绿殒、山重水复,又哪里去寻找你隔世的温柔?
    东风轻薄,西风欺瞒。可曾有一双红酥手,为你斟满一杯黄滕酒?可曾有一位佳人,在花前月下为你轻舞一曲?那些曾经一起欢喜着悲伤着度过的日子,你是否还记忆犹新?那一年,你为她伤心欲绝的时候,又可曾看见,杜鹃花树下,有一双哭红的眼睛曾为你倾泪成河?
    那一世,我只是一个路人,却为你们的爱情感动唏嘘,那就是我们的渊源,只是你已记不清有过我的存在,若你记得,又可会在柳荫下听我将你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饮尽月色华年,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我知道,这世事恰如一场纷繁迷局,子起子落的地方就是心的皈依处。也许,谁人与你,都永远只是一棹的距离,而我却沉溺在那些泛黄的故事里遁不出去,一如三百年前的你——仓央嘉措。
    只是,我的字句,何以洗去铅华,还你如初的本来面目?我知道,你早已走进历史的烟尘,而我的字,到此也只能作罢,只怕一落笔便添了你的心伤。
    其实,写你,我也惊怕。只是,不写你,从此后,曲有误,又有谁来顾?
    读仓央嘉措的诗,最好于月夜之下斜倚窗前,身旁,熏一炉檀香,燃一支凤烛,煮一壶绍兴黄酒,在那优哉游哉中一路品读,不只为那个美丽的传说,更为彼此心中浮动着的爱情。然后,一边听着花雕在火红的炉上毕剥作响,一边嗅着檀香在屋里飘溢流转,于万种风情中将诗章的浪漫与哀愁通通不经意地采撷,和着滚烫的花雕咽下,于不羁间将诗人古老、战栗的灵魂轻轻抚摸。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轻轻吟诵这首诗,却发现字里行间处处流溢着戴望舒笔下《雨巷》的哀怨、静谧与空灵,骨子里流淌的是一种冷艳的凄婉的美。失望和希望,幻灭与追求,都交织在诗人的心头,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怕不就是仓央嘉措心头的玛吉阿米?那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又何尝不是披着迷惘情绪的仓央嘉措?
    思念是遥遥的距离,尽管身在佛门,但仓央嘉措仍然感觉到自己的生命里依旧不是一个人在独自行走,因为有着她的相思在做伴。在黄昏的时候,总有许多想念涌上心头,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更是特别的多,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记忆中不断闪现过的片断,今天把昨天的掩盖去,前天的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