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怨杀无情一夜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问题摆在后人面前。阿拉善旗王,虽然也叫王,但说实话,这个封爵真的没啥大不了的;可阿旺多尔济就不同了,虽然只是个小活佛,那也是受民众景仰拥戴的活佛啊,要光明正大地杀一个活佛可没那么容易!而且阿旺多尔济头几年还受到过清政府乾隆皇帝的加封,一个地方上的郡王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似乎也不太可能会对一个被皇帝钦封的活佛如此草菅人命吧?除非他真的昏溃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第三,这个郡王,在《仓央嘉措秘传》里可以看出来,和仓央嘉措相处得好着呢,她姐姐道格公主还亲自陪同仓央嘉措一起去游览了趟北京,甚至铰下自己的一缕青丝供奉给这位大活佛,而阿旺多尔济恰恰是仓央嘉措最得意的弟子,在书里又是第巴桑结嘉措的转世,那么,郡王就算看不起这个从兄弟,不讲什么亲情,但看在与仓央嘉措多年交往的情分上,对他最中意的弟子痛下杀手,貌似也没有太多站得住脚的理由。
    而最后一个疑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疑点,那就是罗卜藏多尔济在此之后不久也很快死掉了。他的病咋就来得那么急,不早不晚,刚好等阿旺多尔济死了也迫不及待地跟了去了?综上所述,学者们推断出的结论是,拉尊·阿旺多尔济并不是因为得罪了罗卜藏多尔济才被杀害的,他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写的那本书——《仓央嘉措秘传》。
    也许,是上面某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人物不想让这本书继续在民间流传下去,所以密令罗卜藏多尔济将作者杀了,再将这书销毁。从结果来看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效果,这本书几乎从那时起便突然消亡了,一直到二百年后十三世*喇嘛于颠沛流离之际偶然看到这本书,才有感而发,继而令人刊印,秘传也才得以流传下来。那么,那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大人物又会是谁?
    他,只可能是当时的清朝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
    要是乾隆皇帝想杀拉尊·阿旺多尔济,这事情就好理解多了。有皇上的支持,莫说是杀一个第巴转世,便是杀一个*活佛,那又如何?!难怪这小小的旗王会如此猖獗,杀了阿旺多尔济还不算,还要割其首埋于地,任人践踏,坏人轮回。这样看,那个做事不顾手脚的旗王很快便得了一场急病暴死,理由也就变得简单明了多了。狡兔死,走狗烹,皇上那边有的是检查不出来的无色无味的毒药,随便赐给他一杯圣水,这旗王不等着暴死也不行啊!
    可是,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对那本《仓央嘉措秘传》如此看重呢?我们只能推测,因为这书的影响太大,以致流毒太深,令天下臣民都相信仓央嘉措才是真正的六世*喇嘛,那么,以前说他是假*喇嘛,并且又立了一个新的六世*喇嘛的人当然就大错特错了。那个错的人是谁?他就是乾隆最尊敬的皇爷爷康熙大帝。有人说自己最敬爱的皇爷爷做错了事,他能容忍吗?当然不能!要知道,清初因为文字兴起的冤狱可不在少数,乾隆皇帝自然不可能放任“流言”继续传播,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当下就派人,或者是指使人杀了拉尊·阿旺多尔济,并顺带销毁了《仓央嘉措秘史》。
    据后人推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仓央嘉措确实没死在青海湖,而是遁去了,真的在茫茫大雪中去了蒙古,到了阿拉善,后半生致力于弘扬佛法。
    对于那段隐秘的历史,我们只能猜测。谁也不会知道,在那个大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死亡是最好的守秘者。这其中的原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
    我们也无法知悉,情歌王子仓央嘉措到底是不是去了蒙古,到了阿拉善。仓央嘉措连同他传奇的身世,已经永远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了。也许,正因为这样,人们才更去追忆他,去神化他,去膜拜他。仓央嘉措已经被神化,再也找不回最原始的样子了。(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