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一杲一听就明白了,他想了想回复道:“哦,我明白了。这不难办。咱们平时都用电子文档嘛,那就跟翻页联动起来。翻到哪一页,就把这一页的相关问题按重要程度列出来,哪个不明白,直接点进去就行。给我几天时间,保证搞定。”
赵不琼看到李一杲的回复,高兴得不得了:“太好了!这样新人就能更快上手咱们公司的业务了。还有啊,哪个问题被点开了,也记一下。这样咱们就能知道大家都在关注啥,方便以后分析总结。”
“没问题,”李一杲轻松地答应道,“这个简单,还能加到咱们的人工智能评估系统里,给问题加个权重分。”
两人把细节都商量好了,赵不琼心里那个美啊。她以前老是用现成的软件,从没想过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产品。这次看到自己的建议要成真了,那种成就感,真是前所未有。
她坐在电脑前,反复想着跟李一杲的对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看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呢。”她自言自语道,脸上满是满足和自豪。她甚至觉得,以后可能都不需要给外事助理们安排工作了,他们自己就能搞定,说不定还比她做得好呢。
这个想法在她脑子里转啊转,她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以前她总觉得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现在才明白,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推动工作进步的真谛。
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长长地舒了口气,然后又坐下来继续改加盟合同的条款。这时候,张金枇也看到了赵不琼发起的任务,还有李一杲的回复和承接,包括备注里的留言。她盯着屏幕,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对于提问题的重要性,她可是比赵不琼理解得更深呢。
十几年前,当她刚大学毕业入职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无问僧就已经开始用提问题的方式来训练员工了。作为新员工,张金枇恰巧也是受训的一员,她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训练有多么严苛。
那时的训练其中有一项叫做“百问百答”,意思就是要对一个事情提出一百个问题,一百个回答。而且这一百个问题要求在一天之内列出来,这对一群刚刚入职的新人而言,简直是个极大的挑战了。虽然回答的时间不限,但这个“不限时间”其实是有时间限制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回答的得分会逐渐递减。过了一定的时间,除非回答得非常出色,否则得分就会很低。
张金枇想到这里,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那种压力与挑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不过,她也知道,无问僧还有更严苛的训练——地狱级的百问千答、绝唱级的千问万答。她虽然没有参与过,却听说第一支无问七子是唯一通过千问万答的团队,她不知道那个团队到底有多强大,但她相信,那一定是一支非常了不起的队伍。
张金枇看着李一杲备注的内容,心里也是挺感叹: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技术工具,就有不同的策略。说实话,她不是不懂得提问的窍门,也不是不会梳理和回答疑问。但是,怎样把对问题的探索与人性结合起来,进而打磨出一个符合人性的软件产品,这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在张金枇对李一杲的思维方式赞叹不已的同时,李一杲也对张金枇的深厚积累感到惊叹。此刻,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眼睛紧盯着“渣渣人生-要有光”系统。他随手点开一个问号,进入“攻略”一栏,里面的丰富内容让他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个知识宝库!短短几天时间,一级栏目竟然已经发展到三十多个,每个大栏目下面还分出十几个小栏目,而且这样的分类竟然细化到了九级深度。特别是当他点到“话术”这个栏目时,更是被里面的细致入微深深震撼。从早上打招呼的各种方式,到一句简单的“吃了没”问候背后隐藏的无数可能,这里都考虑得极为周到。这些知识库里的内容,真不知道张金枇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收集整理出来的。
李一杲粗略估算了一下,“攻略”里的知识条目起码有好几万条,而且每一条都贴心地附上了适用场景和分类。如此精细的分类和适配,对于公司的新员工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他想了想,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块能做得如此细致。“攻略”其实就是知识库,这部分是王禹翔负责做的模块。小师弟跟张金枇关系最好,经常往来,估计他是按照张金枇提出的思路做的。攻略完成后,张金枇就一股脑儿往里面填充内容,所以才能够短短几天时间就建立起庞大的知识库体系。
但随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试着搜了搜何珊珊之前提的问题,结果发现“攻略”里其实早就有详细的答案了。这让他感到纳闷,为什么何珊珊不直接在“攻略”里找答案,而是选择问赵不琼呢?这似乎暴露了一种普遍的“领导依赖症”——大家总觉得领导的答案比“攻略”里的更靠谱。但这种习惯明显与他们这家追求创新的滴水岩影画舫公司的文化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