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家和万事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关键的一点,这兰心女学在圣京城里颇负美名。
    想来,能在学堂里设立医术药理这门课的书院就很少了,更不要说还是个女学。
    何家上下听了都觉得很有趣,尤其老两口竟有些跃跃欲试。
    见他们都很期待,丹娘悬着的心也松了一半。
    说到束脩一事,何家老爷何今宜连连拱手,说只求一半即可。
    “那怎么能成?”丹娘笑道,“我们兰心女学关于先生的束脩可都是有章法的,各科各门都按照授课的时间来算,另外还有旁的贴补,若只给你一半,旁人见了还道我是欺负了先生,岂不是叫人笑话?再者,给女学里那些孩子们瞧见了也不妥,你们若是觉着给得多了,那就越发努力的授课教书便是。”
    说着,她抿嘴一乐。
    何今宜也笑了。
    何今宜的妻子滕氏也接过话来:“夫人所言极是,到底是我们打穷乡僻壤来的,见识不多,还请夫人莫要笑话。”
    “你们在肃州那样苦寒之地都能行医救人,要论见识,我一个内宅妇人哪能比得过?快别说了,你们瞧瞧这上头的内容可还满意,若是满意,明儿一早咱们就去兰心女学把这事儿定下。”
    丹娘摆摆手。
    很快新芽便送了几份文书上前。
    何家人连忙看了,又窃窃交谈了一会儿。
    一个个面上都透着喜色,显然是对丹娘开出来的价格很是满意。
    大家约好了,明日一早就去兰心女学,制定课程,还要规划授课的课本。
    这些事情丹娘可忙不来,只能交给何家人。
    最终敲定的,是何今宜与滕氏夫妇留在兰心女学,何家下面的晚辈自行解决务工问题,不管怎么说家中多了一笔进项是好事,不用坐着吃老本,事情总会渐渐好起来的。
    第二日,何今宜与滕氏就到了兰心女学。
    何今宜带了几本书来。
    前头两本正是《伤寒论》与《黄帝内经》。
    丹娘偷偷翻开瞧了瞧,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注释,还写了日常教学注意的方方面面。
    小字细密且隽秀,一看就是花了大功夫的。
    何今宜这样的年纪了,居然还能一夜之间忙成这样。
    丹娘不由得满心佩服。
    就这样,何今宜夫妇就在兰心女学留了下来。
    对于女学生来说,多添了一门课,很是新鲜。
    且又是日常能用得到的医术药理,她们一个个学得很是认真起劲儿。
    比起何今宜来,滕氏更擅长调养。
    前两旬的课程上完后,滕氏教给学生们一份滋阴养心茶,让她们回去自个儿誊写方子,再自个儿去药材铺子抓药,拿回去煎煮。
    这学习的方式别出心裁,很快女学生们就忙活起来。
    各家各府都吃上了滋阴养心茶。
    周大奶奶来做客时笑道:“我算是见识到了,光是前几日我去人家赴宴,这茶就吃了不下两回,确实清爽润口,喝下去整个人都舒坦不少。”
    丹娘闻言,笑眯眯的。
    夸兰心女学的先生或是学生,就像是夸她自己一样。
    哪怕玉姐儿回来后已经让阖府上下喝了好多天的滋阴养心茶了,她也觉得乐此不疲。
    “你还别说,这茶刚入口有些苦涩,却回甘甚浓,吃上这两盏呀晚间睡觉都踏实好多。”丹娘笑道。
    “我家婆母也是这样说的,可见你请了个好先生。”
    于是,何家夫妇月底领束脩时,发现多了一笔,又惊又喜。
    “该你们拿着的,那滋阴养心茶可真不错。”乔娘子笑道,“我也吃了好几盏呢。”
    孙大家:“你也是么?那些个学生日日煎煮,家里人吃了还不算,还要把咱们都算上,说什么天地亲君师,都是一样的,师父自然也要领了这美意。”
    话还没说完,几人掩口轻笑,倒是欢愉轻松。
    比起何家老夫妇的顺利,其他几位晚辈就很一般了。
    圣京城里药堂药铺有不少,但只要稍有名声的,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轻易不用旁人。
    何家虽有个祖上太医的头衔,实际上也很难得用。
    没法子,几人就只好给人家药堂里做跑腿打杂的小工。
    可他们到底有真本事在身,看着那些医术不如自己的人,总会心存不甘。
    终于,这一日丹娘来兰心女学接玉姐儿下学时,听见何家几人正在后院嘀嘀咕咕商议什么,说到要紧之处,滕氏摇摇头,神色似有难色。
    丹娘屏息凝神,细细听了听。
    原来,何家那对双胞胎是想要自立门户,想自己开一个药堂。
    却被父母拒绝了。
    何今宜性子温吞老实,滕氏更只是个妇道人家。
    他们在肃州久了,其实并未适应圣京的热闹繁华。
    兰心女学的安静正是他们理想中的授课环境。
    可他们却忘了……他们年岁是上来了,可底下几个儿子却正当年。
    尤其那对双胞胎,何兴怀与何兴家。
    “爹,你与娘安心在这儿授课,不用风吹雨打的,这样就蛮好。可我们与大哥不一样,我们不能留在兰心女学,大哥大嫂还要养家糊口,底下还有孩子要养,怎能事事都与你们伸手要钱?”
    何兴怀振振有词。
    “这一个多月来,我们跑遍了圣京里的药堂,也大约能估摸出他们行医的本事,我们兄弟三人足够能应付,若是再不成,还可来寻二老的帮衬。”何兴家也应和着弟弟。
    这双生子一唱一和,说得何今宜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爹!你就答应了吧!”
    大哥何振终于开口了,“我们还年轻,趁着这个时候闯一闯,你们二老年岁大了,就算兰心女学再好,你们也不可能长长久久地教下去,万一有一日用得着我们兄弟,我们却囊中羞涩掏不出钱来,岂不是枉为人子?”
    “我底下还有孩子,他们也看着自己父亲要如何做,您忘了爷爷还在时说的话么?”
    这话一出,何今宜叹了一声,点点头:“也罢,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处,什么都好办,圣京难不成还比肃州更差么,我们能在肃州站稳脚跟,在这儿也一样!”
    丹娘听了,一时间感慨万千。
    何家家风之正,代代延绵。
    兄弟三人并未因为父母得了一份好差事,就心满意足地在家啃老。
    相反,他们劲往一处使,就想着能把这个家稳住,让所有人越过越好。
    这样的人家,丹娘佩服又欣赏。
    后来,她也旁敲侧击地问过滕氏。
    滕氏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几个小的,想拿家中的积蓄去办药堂,他爹已经给了银钱了,好与不好的总要试一试,行医问药本就是我们家的老本行。”
    “年轻人也该闯一闯的。”丹娘眯起眼眸笑道,“我瞧着你们夫妇授课认真,教得也好,想必他们几个也不会差。”
    滕氏却笑了:“哪里是我的好,多亏了我公爹婆母,他们还在的时候都是他们一手教的,我这调养的本事也是从我婆母那里学来的。可惜……”
    她话锋一转,叹了一声,“我婆母去得早,不然也能跟着一道来圣京享享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