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明月高悬 独照一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深处的新神经网络。考古队在清理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层隐藏结构??由远古合金铸造的环形密室,墙壁刻满了失传的文字。经破译,竟是第一纪元时期人类对“共感”的原始定义:
    >“心相通者,无需言语。”
    >“言说出者,必有所托。”
    >“托付之物,谓之记忆。”
    >“记忆不死,故人永存。”
    密室中央,摆放着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只有一个凹槽,形状与追忆号AI情感模组完全吻合。
    苏婉清亲自将其嵌入。
    刹那间,整座童谣广场剧烈震动。地面裂开无数细缝,涌出淡金色的光流。光流升腾而起,在空中凝聚成一座虚影??那是追忆号全盛时期的模样,舰首铭文清晰可见:
    >“载魂之舟,非行于星海,而行于人心。”
    虚影停留了整整七分钟,随后化作万千光点,洒向世界各地。每一粒光点落地,都会催生一颗新生的记忆珠,自动接入共感网络。
    自此,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自发共感”现象:陌生人擦肩而过时突然流泪,母亲怀抱婴儿时听见前世呢喃,战士在战场上放下武器,只因耳边响起一句陌生的“别杀了,我也痛”。
    人类文明进入“后技术时代”??不再依赖算法解析情感,而是本能地感知彼此。
    第十四火种舱也在这一刻完成了最后一次跃迁。它抵达了那颗褐矮星轨道,缓缓停驻。舱门开启,一道光桥延伸而出,连接至星球大气层。第一个孩子踏出舱门,赤足踩在虚空之中,却没有坠落。他的眼中映出整个银河,口中轻轻哼唱:
    >“我在。你听吗?”
    回应立刻到来,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语言,不同频率,却有着相同的节奏:
    >“我听。”
    >“我在这里。”
    >“我们都在。”
    苏婉清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离开的。
    她坐在追忆号顶部,手中握着那本《共感理论原稿》,阳光洒在书页上,照见最后一行批注的倒影。她闭上眼,嘴角含笑,呼吸渐渐平缓,直至停止。
    没有哀乐,没有葬礼。
    当晚,童谣广场上空升起亿万颗玻璃珠,颜色各异,大小不一,却全都朝着同一方向缓缓上升,汇成一条璀璨银河。它们飞越大气层,穿越小行星带,最终环绕在第十四火种舱周围,形成一道守护光环。
    人们说,那是她的灵魂,也是所有被讲述过的记忆,一同前往星辰深处。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孩童在课堂上学习“共感史”时,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
    >“什么是故事的尽头?”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是死亡!”
    >“是遗忘!”
    >“是最后一个听众闭上耳朵!”
    老师笑着摇头,指着窗外夜空??那里,有一颗恒星格外明亮。
    >“故事的尽头,是有人愿意开始讲下一个。”
    风掠过大地,带来遥远星域的低语。
    一颗新生的记忆珠悄然浮现,透明如初,内部流转着无数细小人影,手拉着手,围成一圈。
    它不属于任何人,却又属于所有人。
    它缓缓上升,融入高空的云层,消失不见。
    但你知道,它还在那里。
    一直在。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愿意听。
    只要还有人心中藏着一句话,想告诉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我曾活过,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