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星联矿业(13.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致同意。
    随后,团队加班加点进行技术调整,最终在一个月内拿出了优化后的方案,不仅解决了地质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开采效率。
    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这支多元化的团队,逐渐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
    吴成龙开始向岳承平请教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岳承平也开始学习吴成龙的地质探测理论。
    艾米丽则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个环节,得到了全体成员的认可。
    而郭承允,则更像是一个“和稀泥”的高手。
    李凡看到这一幕,心中欣慰不已。
    他在一次团队总结会上笑着说道:“各位,现在我终于相信了一句老话——没有磨合不了的团队,只有不够强的目标。”
    岳承平幽默地补充:“或者,只有不够强的领导。”
    全场哄笑声中,这支矿业团队,逐渐从磨合走向成熟,为星联矿业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夜,李凡翻阅着团队的工作汇报,窗外是深市的万家灯火。
    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一张矿区照片上,那片大地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潜力与希望。
    “矿业不是终点,而是星联的一颗新星。”他轻声自语。
    “愿我们能为这片大地带来改变,让它的资源变成照亮未来的星辰。”
    -----------------
    西部的天广阔高远,云影悠长。
    连绵的山脉间,奔涌着历史的厚重和未来的潜力。
    然而,这片土地的经济发展,却始终因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不足而步履维艰。
    星联矿业的试点项目虽已起步,但李凡深知,要让西部真正焕发活力,单靠矿区开发远远不够。
    这一天,星联集团与某西部省份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在省会城市如期举行。
    与会的地方官员热情满满,期望星联的到来能带来一场经济发展的春风。
    而李凡的目标更为明确:用技术与资源的双重赋能,打破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
    会议一开始,李凡便抛出了一组振聋发聩的数据:“根据我们的调研,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目前因交通和能源条件的限制,开发成本至少比东部高出30%。”
    “而物流效率的滞后,使得矿产产品运往中部和沿海地区的时间,比预期多了一倍以上。”
    一位地方领导苦笑着接话:“李总,这些问题我们也清楚,但一直没能解决。主要是资金压力太大,加上西部地形复杂,修路修电网都是高难度的工程。”
    李凡不疾不徐地微微一笑:“资金压力和技术难题,的确是大山。但大山挡不住路,更挡不住发展。”
    “星联愿意出资,与政府共建一条产业与民生兼顾的基础设施网络。”
    他接着指向屏幕上的规划图:“我们的方案分两步走。”
    “第一步,以矿区为中心,建设一条辐射主要矿产资源地的交通干线。”
    “第二步,打造绿色能源网络,使用新能源技术解决矿区,及周边区域的供电问题。”
    台下的官员们频频点头,明显对这份规划产生了兴趣。
    李凡的发言并未止步于大方向,他很快切入了具体技术方案。
    “交通方面,传统的公路和铁路建设效率高,但我们想尝试一种新模式——智能物流网络。”他说。
    “通过传感器、自动化运输系统和数字化调度平台,我们可以打造一条贯穿矿区到物流枢纽的智慧物流干线,确保矿产品运输更加高效、精准。”
    “能源方面,西部日照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新能源供电。”李凡继续说道。
    “我们计划在矿区附近建设光伏发电站,并结合我们的多项储能技术,为矿区及周边居民提供持续、稳定的清洁电力。”
    一位负责能源项目的官员,忍不住问道:“李总,新能源虽然好,但投入也大。星联能承担这么多费用吗?”
    李凡微微一笑,回答得轻松却坚定:“投入是大的,但回报更大。”
    “绿色能源是未来的主流,我们星联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投资未来,而不是仅仅看眼前。”
    会议结束后,星联团队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一起前往矿区考察,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调研。
    站在一处群山环抱的矿区入口,曲云山皱着眉头看着脚下的复杂地形:“李总,这种崎岖地带修路成本太高了,工程难度也很大。咱们真的能搞定吗?”
    李凡环顾四周,抬手指向山谷:“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路不一定非得绕山走。隧道、桥梁、甚至缆车运输系统,都可以是选项。”
    “再难的地形,都挡不住现代技术的脚步。”
    紧接着,他转头问负责成本核算的杨庆华:“庆华,这一部分预算有没有压力?”
    杨庆华摸了摸下巴:“如果按传统施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