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摇了摇头,目光深邃。
“接下来的重点是灾后重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丁玉提议:“可以启动公益基金,为受灾地区的学校提供帮助,比如修缮校舍、捐赠物资。”
“好,这个方案可以立即落实。”李凡点头表示认可。
“另外,让媒体把灾害中大家的努力记录下来,不是为了宣传,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科技和团结的力量。”
“下一次,我们还能更早、更好地准备。”李凡在心里默默说道。
事情过去一周之后,星联集团开始了例行的总结复盘会议。
“来,志远,从你们物流部门开始。”
刘志远站起来,带着点自嘲的语气说:“李总,我们的物资分配还是不够精准,有些偏远地区的需求评估有点滞后了,导致物资配送的时候绕了点弯路。”
“物流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更好的预测模型来解决。”李凡微微一笑,“人无完人,计划也无完美,但不断调整就是进步的过程。”
整体会议进行得格外顺畅,大家的发言既坦率又充满建设性,在10多个方面都给出了有启示性的内容,也帮助星联在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总结到尾声时,李凡环顾四周,脸上的表情多了一丝轻松:“总结完不足,接下来要表扬。”
“灾害应对中,通信小组和能源小组表现出色,特别是便携式通信基站和储能设备,发挥了不少的关键作用。”
“方总,给你的团队加点餐补吧!”
方东河摆摆手,语气轻松地回道:“李总,餐补倒是其次,主要还是希望公司能再给我们拨点研发经费,下次做出更好的设备。”
一句话引得满堂笑声,李凡也笑了:“可以,预算批了,回头找曲总签字。”
虽然灾害已经过去,但星联内部的讨论,却远未停止。
在公司内部刊物《星联瞭望》的特别刊上,刊登了一篇署名为李凡的文章,题目是《技术的温度》。
文章中写道:“这场灾害教会我们,科技的价值,不仅在于商业竞争中的领先,还在于危机中的守护。”
“作为企业,我们有幸站在了技术最前沿,但这份‘领先’,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文章的最后,李凡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星联科技公益计划”。
他表示:“未来,我们计划在公共灾害(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能源和通信领域投入更多资源,专注于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
这篇文章在员工内部引起了热烈讨论。
许多人感叹:“原来我们做的工作,不仅改变了生活,还可能拯救生命。”
随着灾害的善后工作逐渐结束,社会各界开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在公共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专栏中提到:“星联的案例表明,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伙伴。”
“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像星联一样,将科技力量用于社会服务。”
而李凡此时的目光,停留在一张照片上——那是一个小山村的老人,怀抱一只毛毯,上面印着星联的标志。
“下一次,我们要做得更快,更好。”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然后,他拿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科技,不仅要改变世界,还要温暖世界。”
窗外的灯光,映照着他的身影,坚毅、从容,带着一种无声的力量。
星联的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将以科技为剑,以责任为盾,走得更远,也走得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