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灾后重建(12.2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受雪灾影响的几个区域。
    “我们研究过贵地的情况,”李凡指着地图说道。
    “发现通信、能源、交通三大领域是这次灾害的重灾区。我们的计划,是从最薄弱的地方开始,逐步构建更加稳固的基础设施网络。”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王书记饶有兴趣地问:“李总,您觉得咱们这边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
    “王书记,恕我直言,”李凡依旧保持着谦和的语气,但话锋却毫不留情。
    “第一,偏远乡村的通信网络覆盖率偏低,一旦发生极端天气,很多地方几乎与外界失联。”
    “第二,地方电网老化,负载能力不足,灾害期间电力中断影响了居民的基本生活。”
    “第三,道路交通在极端条件下的应急能力有限,尤其是山区公路,缺乏必要的灾害预警和维护机制。”
    王书记听完,面色严肃,显然被点到了痛处。
    但他随即展露出一抹笑容:“李总,说得好!痛点找得准,才有对症下药的希望。”
    经过数小时的深入讨论,星联团队与地方政府初步达成了一致:
    双方将联合成立一个灾后重建专项工作组,由星联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地方政府负责政策保障和执行落地。
    “那就这么定了。”王书记在协议文件上签字后,与李凡握了握手。
    “我们地方政府讲求务实,李总,您的方案不空谈,接下来就看行动了。”
    “王书记,务实这两个字,是咱们的共识。”李凡笑着回道。
    “接下来,我们星联会调集全国的资源,优先保障这几个核心区域的项目落地。相信您很快就会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场会议的结束,标志着星联灾后重建计划的一个重要节点的完成,也为后续的具体行动铺平了道路。
    几天后,星联的技术团队,已经抵达受灾最严重的几个乡镇。
    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协议内容,为当地制定详细的灾后重建“施工图”。
    在一处偏远村庄,方东河正带着工程师团队巡视现场。
    他们发现,这里的通信基站因积雪损毁严重,而传统的维修流程,往往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
    “方总,我们是不是该先联系总部申请一批新基站?”一位年轻工程师问道。
    “不用那么复杂。”方东河摆摆手。
    “我们直接用便携式基站替代,既省时间,又不影响性能。等灾后重建的其他环节完成,再来考虑长期的基站建设。”
    与此同时,能源部门的技术员也在忙碌着。
    他们为当地一所乡村学校,安装了一套分布式储能系统,这套系统结合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以确保即使电网中断,学校的供电也能维持数天。
    “这可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设备!”校长看着设备运行,感慨地说。
    “以前一下雪,我们连灯都不敢开,生怕断电。这次有了星联的帮助,真是多亏了你们。”
    然而,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些乡镇,星联团队发现,地方政府和社区的观念并不完全一致。
    “我们才不要你们的新设备!”在一次村民座谈会上,一位老村长拍着桌子大声抗议。
    “之前安装的那些东西,光说好听,结果坏了没人管!你们的设备再先进,也别想靠我们村做实验。”
    面对这样的质疑,丁玉耐心地解释:“村长,我们这次不是实验,而是有长期服务保障的正式项目。”
    “星联的设备和技术,后续都会有专业团队维护,不会给您添麻烦。”
    “光说谁都会!”老村长依然不买账。
    “那您说吧,我们要怎么证明?”丁玉干脆笑着问。
    村长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这么直接。
    终于松口道:“行吧,我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如果设备真的能让我们用得放心,我就服气。”
    面对这种基层的质疑,李凡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机制:不仅与地方政府对接,还与社区、其他企业和志愿者组织形成多方联动。
    “比如说,咱们在村里建通信基站,不仅要解决信号问题,还可以和电信公司合作,推出优惠的通信套餐。”
    “再比如说,咱们的储能设备,可以联合公益基金,为学校和医院免费提供。”
    李凡在团队会议上总结道:“只有让大家都受益,项目才能真正落地。”
    这种模式,迅速获得了试点地区的认可。
    星联的设备和技术,不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还让各方感受到参与感和利益共享。
    三个月后,那个最初反对的老村长,再次见到了丁玉,这一次,他的态度明显变了。
    “小丁啊,你们的设备确实不赖!”老村长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最近一次停电,我们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