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芯潮破浪(12.8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指着白板上的关键词说道。
    “AI的发展方向,不再局限于云端,而是向边缘设备、物联网终端、甚至是可穿戴设备扩展。”
    “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下一代芯片,做到更低功耗、更强计算能力、更广泛的适配性。”
    张启明点头表示认同:“李总,这些方向没问题,但技术难度可能比【星思】和【星瞳】还要高。尤其是低功耗设计,很多传统方案都行不通。”
    “技术难度越高,突破之后的优势就越明显。”李凡看向张启明,“难度是留给竞争对手的,解决问题是留给我们的。”
    “李总,下一代芯片有名字了吗?”苏雅馨好奇地问。
    李凡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项目代号,暂时就叫‘ChipEdge’吧。它代表的是星联对未来的思考——更近的边缘,更远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联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国内市场的目光,也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李凡决定启动全球化扩展计划。
    “目前,【星思】和【星瞳】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了优势,但国际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李凡在高管会议上说道。
    “尤其是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这些地区对AI技术的需求增长很快,但在计算资源上却极其匮乏。”
    “李总,这些市场虽然有潜力,但采购能力可能不如欧美市场。”杨庆华提醒道。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灵活的合作模式。”李凡解释道。
    “与其直接卖芯片,不如与当地的企业和政府合作,共同构建AI计算中心,提供算力租赁服务。这既能降低门槛,也能培养客户的粘性。”
    “这听起来像是芯片版的‘基础设施输出’。”曲云山感叹道,“不过,这需要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没错。”李凡点头,“但我们已经在东大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下一步就是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更多的地方去。”
    除了商业上的扩展,李凡对芯片技术的社会价值也有着更深的思考。
    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道:“技术的意义,不只是创造财富,更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它的红利。我们的芯片,不只是为了AI行业的顶尖玩家,也要为普通人服务。”
    “比如医疗领域。”苏雅馨接话道,“如果【星思】和【星瞳】能够大规模用于智能医疗设备,那么精准医疗的普及速度会大大加快。”
    “还有教育。”李凡补充道,“AI技术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资源。而这些技术的背后,都需要算力的支撑。”
    星联随后宣布,将为公益组织和非盈利机构,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芯片和算力支持。
    这一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进一步提升了星联的品牌形象。
    深夜,星联总部的灯光依然明亮。
    李凡一个人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繁忙的城市景象,心中却没有一刻松懈。
    “李总,还在想芯片的事?”曲云山端着两杯咖啡走进来,把其中一杯递给他。
    “芯片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李凡接过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我在想星联的未来。我们在NPU和DPU上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抓住了AI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但下一个关键点是什么?我们还能不能领先?”
    “您总是把事情想得很远。”曲云山笑着说道,“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走到今天。”
    李凡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做科技这行,最怕的是自满和停滞。我们每次取得一点成绩,都是在透支下一步的时间。”
    “所以,我总在提醒自己,不能停下。”
    曲云山看着他,忍不住问道:“您觉得我们现在有多少胜算?”
    李凡微微一笑:“50%吧。剩下的50%,要看我们是不是能比对手跑得更快。”
    第二天早晨,李凡在内部邮件中写下了一段话,发给了整个团队:
    “技术的变革,从来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星思’和‘星瞳’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能力,但未来的挑战会更加复杂,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技术为先、用户为本、生态共建’的理念,让星联芯片成为AI行业的标准。
    让我们一起,为改变未来而奋斗。”
    邮件发出后,整个团队都被这段话深深触动。
    每个人都意识到,星联的未来,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未来,更是科技如何塑造时代的一次实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